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建造祠墓祭祀漂母无可厚非建造祠墓祭祀漂母无可厚非

淮阴区码头镇参观考察收获之四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12-31 09:56:42

        【本网讯】 我们一行在赵念民书记亲自陪同下,还参观了漂母祠墓景区。

  “漂母祠墓景区”位于码头镇东南方向的泰山村,是淮阴区人民政府围绕漂母墓建设的旅游景区。景区大院略成长方形,据说占地面积有三十多亩。前面是漂母祠,后面是漂母墓。

  我们一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母祠门厅,念民同志指着门额上“漂母祠”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告诉我们: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先生题写的,门额两旁的楹联:“一饭助王孙德寄春风荣故里;千秋瞻漂母名随芳草到天涯”,是景点建设过程中向全国征集的优秀作品。我们没有进入漂母祠参观,听念民同志介绍,漂母祠是一个由大殿、两侧厢房和门厅组成的四合院落,建筑面积约有600多平方米。房屋是明清式结构的砖木建筑。建筑虽不大,但是庄严肃穆。

  我们从大门东侧的一个偏门,进入漂母墓院落。院落里除了巨大的陵墓外,还建有报恩亭。据网络资料介绍:以前,墓前曾有漂母祠,祠堂面临淮水,祠内挂着漂母像,门额上横书道:千金一妪。两侧对联云:姓名隐同黄石远,英雄设在赞侯先。可惜原祠堂已毁,而古墓尚存,如今复建了祠堂、古墓,修整、绿化了墓园。现在漂母墓底部直径为52米,墓高15.8米,周长130米,顶部直径4.1米,远远看去显得格外壮观。

  在“报恩亭”旁,念民同志向我介绍了“漂母墓”的来龙去脉,漂母死后,葬于此地坟冢,相传韩信得知漂母去世,非常悲痛,亲自带着卫队,一人一兜土,给漂母墓圆坟。2000多年过去了,风吹雨淋,古墓得已保存,已经很小,现在的坟墓是后来堆筑的。上个世纪80年代,曾请专家对古坟墓进行过勘探,勘探结果是,底层的土质与上层后添加的土质不一样,与周围几里地的土质都不一样。说明当年韩信士兵从外地带土园坟是真实的事情。我听了念民同志的介绍后,没有说什么,仅仅说了一句:建造陵墓纪念漂母无可厚非。

  归途上我一直在想:韩信命令十万士兵带土园坟是真的吗?汉代的漂母墓能保存到现在吗?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中,我急切地上网查阅有关漂母墓的文献资料,由于我历史知识匮乏,所以又认真地研读司马迁前辈撰写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经过再三思考,我对淮阴区码头镇的漂母墓有三点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淮阴区的同志们共同研讨。

  【一】

  韩信命令十万大军每人兜土为漂母的墓圆坟,是人为编造的历史故事。

  我从网络上得知:

  1、2020年11月16日载:韩信功成名就以后被封为楚王,他来到自己的封国,召见当年给他吃饭的漂母,赐给她千金,一饭千金的典故由此而来。传说漂母去世时,韩信非常哀痛,令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为漂母的坟墓添土。

  2、2021年8月22日丁祖宏先生文章:兴汉三杰之一韩信,年少时穷困无依,靠垂钓果腹。在水边浆洗衣物的漂母给他饭吃,一连数十天。韩信非常感激,发誓说将来一定要报答她,漂母不高兴地说:“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指望你报答呢?”后来漂母去世,做了楚王的韩信非常哀痛,他命士兵为漂母墓添土,垒起一座高大的漂母墓。

  3、百度百科【漂母墓墓冢】《史记》载:“信年少落魄,曾钓于淮阴城下,漂母见信饥于食数十日”。漂母不仅赐食给韩信,并激励他上进。秦未,韩信辅佐刘邦得天下,受封楚王,都下邳,念念不忘漂母之恩,赠千金以报,可惜漂母已逝,“增陵以报母”,韩信传令部属取土圆坟,筑成此冢。

  于是,漂母墓成为了淮阴最著名的文物古迹之一,成为淮阴大地上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

  记述韩信身世最权威的历史性文献,是司马迁前辈撰写的《史记· 淮阴侯列传》,先生在列传中详细地记载了韩信光辉的一生。我从列传中得知:

  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说:“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韩信当楚王后到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到下乡赐给南昌亭亭长百钱;任用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年轻人做中尉;先生都记载得一清二楚。为什么韩信调动十万大军为漂母圆坟,先生没有一句半语?这就说明根本没有此事。

  我还得知: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没有用来葬母亲的钱,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

  先生为写《淮阴侯列传》,到过淮阴,看见韩母的坟墓,如果韩信命令士卒为漂母圆坟确有其事,先生应该会见到漂母大墓,记载于《列传》中。然而,《列传》中没有关于漂母坟墓的点滴叙述,说明先生未见有漂母坟冢。进一步说明韩信命士卒带土圆坟是人为编造的故事。

  司马迁老前辈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名著,他用“寓诊断于序事”的手法,写出了名垂青史的动人篇章。先生宁受宫刑也坚持实事求是将《史记》写完,毅力之坚,品格之高,天下独此一人。记载韩信的《淮阴侯列传》,应该毋庸置疑。

  韩信命令十万大军每人兜土为漂母的墓圆坟,不仅没有权威性文献记载,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

  韩信自“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一直在黄河流域作战,调十万大军南下,过淮河到码头镇圆坟,岂不说违背不违背军纪军规,就说大军是步行还是车马,又如何渡淮。当时的码头镇能有多大规模?2018年码头镇才3.1万人,2000多年前,如何接待南下的十万大军。

  这就充分说明,命令十万大军为漂母圆坟是人为编造的历史故事。

  【二】

  汉代的漂母古坟不可能保存止今。

  韩信是公元前196年,被吕后诱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死的。漂母是何时死的不知道,如果相信韩信命卒带土圆坟,那就是漂母死在韩信之前。

  司马迁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是在汉武帝刘彻太初元年(即前104年),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到征和二年(即前91年)才完成。也就是说韩信死后105年,司马迁老前辈才将韩信的身世、他的丰功伟绩和他的故事公布于世。

  漂母是一个有姓氏的农家妇女,在我国封建社会,她是没有地位的,年轻时在外做工,老死故土,葬于镇外,入祖坟冢或葬于乱坑,无碑甚至无丘。按照我国民间传统的习俗,人死后30周年,或到100冥寿,就不再祭祀了,除非是伟人。到《史记》面世时,漂母已经死去100多年了(比韩信死的还早),有姓氏的农家妇女的坟墓早就被夷为平地了,世人并不知道她是给韩信饭吃的漂母。

  从汉代到现在已经2000多年了,说“古墓得已保存”,我是不相信的,漂母的遗骸早已化为土壤了。如果说后来出现了大墓并注明是漂母坟,那肯定是《史记》面世后,淮阴地方的后人(绝对不是十万大军),根据《列传》所载,得知漂母“饭信”,为了歌颂漂母的伟大母爱,建筑的“漂母墓”。这种纪念性质的坟墓,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笔者没有追究。如果说“古墓得已保存”,笔者认为:是保存了后人建筑的“漂母墓”。

  现如今的“漂母墓”,经淮阴区人民政府整修绿化,墓底部直径为52米,墓高15.8米,周长130米,格外壮观。

  据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请专家对古墓的土层进行过探测,探测结果是:漂母墓底层土壤质地,与上层后添加的土壤质地不一样,与周围几里地的土质都不一样,想以此来证明当年韩信士兵从外地带土园坟是真实的事情。

  对于韩信命士卒带土圆坟,前面我已阐述了否定意见,不再赘述。关于上下土层质地不同,不足为奇。首先,我认为后人筑造漂母墓是就地取土,在平地上建造。不大可能聚众异地取土,演绎编造的故事。其次,上下土层界面标高没有说明。

  码头镇地处苏北黄淮平原与苏中湖荡平原的交汇地带,而且位于苏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很大,上部堆积了厚厚的黄土地层(沙土、沙壤土、粘土);受淮河长期的淤淀作用,下部沉淀了深厚的淤泥地层(灰黑色的沉积物)。上部土层,受人类改造自然的影响,耕作层的土壤,早已经是混合土了。用洛阳铲取耕作层以下的冲积层土壤,淮河南岸和北岸是不会一样的。

  【三】

  建造祠墓,祭祀漂母,无可厚非。

  笔者认为:司马迁前辈的《史记》问世后,淮阴地方的后人,根据《列传》所载,得知漂母“饭信”,为了歌颂漂母的伟大母爱,建筑“漂母墓”,以示纪念,无可厚非。不管他是哪朝哪代的人,不管他将墓建造在什么地方,他的行为,他的初心,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但不应该把这种纪念性质的坟墓,说成是漂母的原始墓葬,更不应该为坚持漂母墓就是原始墓葬,编造了十万大军兜土圆坟的故事,进而请专家来探测土层性质,用来佐证原始墓葬一说。

  其实,我们把现在经过整修的漂母大墓,定名为“漂母纪念墓”或“漂母祭祀墓”,最好不过了!它不是原始墓葬,也不是十万大军兜土围筑的大坟,它是故乡人为漂母竖立的纪念碑。墓室里没有漂母的遗骸,却有漂母的灵魂,漂母的爱心!(王福林)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