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跌宕起伏的码头古镇

——淮阴区码头镇参观考察收获之二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1-27 14:57:43

  【本网讯】 我以前没有到过码头镇,对码头镇知道的很少。这次应念民同志相邀,机会难得,所以我去了之后,很贪婪地看看这儿,看看那儿,见到了古镇的旧貌和新颜,也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增长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收获不小。

  回来后,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特别翻阅了葛以政先生撰写的《淮阴历史沿革和治所变迁考略》,自言自语地说道:码头镇的命运真坎坷啊!我习惯性地伏案写了这篇感言。

  码头镇是一座千年古镇

  码头镇位于古淮河与古泗河的交汇口。在我国农耕社会,水上交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河流交汇口,往往是人们聚集进行经济活动的最佳场所。所以,许许多多的集镇和城市,多数是在河流交汇处诞生的。

  古淮河是我国历史上第三大河,水质清澈而美丽。古泗河是古淮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而且是古淮河下游唯一的一条支流,水质也很清澈,有清河之称。两河相交处的码头镇,应该是一处繁花似锦的宝地。

  码头镇是古淮河上很早就形成的一个千年河岸集镇,这是勿容置疑的。说码头镇是某某年诞生的,这是很不确切的。因为一个码头的诞生,到一个集镇的形成,往往需要漫长的岁月。

  其实,码头镇也不应该改名字叫马头镇,全国有若干个码头镇,都是因为“码头”而发展成的集镇,历史都很悠久,现在都很荣光。说码头镇是因为水利工程“马头埽”而得名,那么马头镇的历史就只有几百年了。丢失上千年的历史是不合算的。说马头镇是2000多年前的名字,更是胡扯,篡改历史是贻误后人的犯罪行为。只有“码头镇”才是真正的千年古镇!

  码头镇的上游是古泗州城。古泗州位于江苏与安徽的交界处,古淮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隋文帝开凿的洛渠,就是入黄河,经汴河,在泗州入淮河的。从古泗州沿淮河溯流而上,可通濠梁、颖寿;沿汴河西行,可抵开封、洛阳。泗州是古淮河上一处水利枢纽,一座重要的港口型城市。

  码头镇的下游是楚州城。楚州位于古淮河与邗沟的交汇处,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江淮,古末口成了淮河下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外国商船从东面黄海进入中国,必经淮河到末口,或西去京畿,或经邗沟南下长江;南来的漕船,也必须经末口方可西行京畿。楚州同样也是古淮河下游一座繁华的港口型城市。

  码头镇介于泗州和楚州之间,从地理位置来看,或者从州县布局来讲,在码头古镇置淮阴县,是应该的,是合理的。

  千年古镇的坎坷历程

  码头镇何时被置为淮阴县治所,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曾在《秦王灭楚 置淮阴县 县治在哪里》中阐述了我的观点。此处,我们暂且不表。

  从现有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得知:码头镇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朝代更迭的汹涌波涛,时起时伏,多灾多难。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使得淮河自泗州城,经码头镇到末口的河段,成了黄金水道。加之,隋朝都城在长安和洛阳,南来的漕船,由邗沟经末口入淮河,必经码头镇,方可到泗州,再经通济渠入黄河达洛阳。码头镇在黄金水道上,自然而然发展壮大。也可能是码头镇还没有形成规模,隋朝廷对码头镇不很重视,先是废除淮阴郡建制,改为淮阴县,后又将淮阴县并入山阳县,随后又划出。37年中就变了三次。

  到唐朝,朝廷非常重视水上运输,都城也是在长安和洛阳,南方的漕船,同样经邗沟由末口入淮河,经码头镇到泗州城,经通济渠入黄河西去。朝廷还发展国际贸易,外国商船络绎不绝,各国的商船和官船,由黄海入淮河,西去京畿,必走码头镇脚下经过。上千上万艘船舶在门前通过,对码头镇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在唐朝统治的289年中,先是恢复淮阴县建制,后又将淮阴县并入山阳县,随后又恢复淮阴县,使得码头镇一会儿喜一会儿忧。不管怎样,码头镇作为淮阴县治所在,盛唐时期得到了壮大。

  北宋时期,因黄河经常泛滥,北方受其影响,灾害较多,朝廷对黄河治理比较重视,使得码头镇地区受黄河的侵扰不大。北宋朝廷统治的167年中,码头镇一直是淮阴县的县治所在。因为都城在开封,南方的漕粮也是由邗沟经末口入淮河,经码头镇到泗州,入汴河达开封的。每年要有装载600—800万石漕粮的漕舟,从码头镇的脚下经过。码头镇在船夫的号子声中发展壮大。

  自隋、唐朝至北宋,即自581年到1126年,的500余年中,长江和淮河下游,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商品流通,漕运增加,大大促进了水上交通的发展。位于古淮河边的码头镇,在这500年间,一直是淮阴县治所在。所以,这段时间是码头镇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到了南宋,码头镇的厄运来了。建炎元年(1127年),先划出淮阴县西境置了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建炎二年(1128年),为了阻止金兵南进,扒开黄河大堤,黄河侵泗河夺淮河入海。绍兴五年(1135年),废淮阴县为镇,一年后又复为县。绍兴十一年即金皇统元年(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签订了屈辱协议,以淮河到秦岭一线为界。根据和约以淮水中泓划分南北,淮阴县需将淮河以北的吴城镇、金城镇割让给金人。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又大决阳武,主流循道南下,自淮阴以下全面侵占淮河入海河道,黄河主流夺淮。古淮河变成了黄淮合流的大河。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淮阴以上淮河来水,受黄河水顶托,下泄不畅,致使码头镇到盱眙一线水位抬升,漫流或潴水于洪泽洼地。对码头镇非常不利。到了咸淳九年(1273年),析淮阴县为清河县。咸淳十年为了抗元,将清河县城从码头镇迁到大清口。迁城二年,大清口县城就被元军占领。

  到了元代,首都大都(今北京)在北方,开辟了海上运粮航线,不重视运河漕运,加之元代对治水也不重视,所以水旱灾害较多。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将淮阴县并入山阳县,这是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县,此后,淮阴县就不存在了。泰定元年(1324年),又因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又将清河县城迁到甘罗城。清河县城在大清口待了50年。甘罗城地理环境也很差,地僻水恶,居民渐少,县治在此仅仅四年,于天历元年(1328年),清河县城又迁往小清口西北码头镇。

  明朝初年,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码头镇。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开凿了清江浦,贯通了里运河,清江浦入淮口,稍西北到清口,这段古淮河河床已经成为里运河的末段,清口已是里运河与元代北运河的交汇口,改称“运口”,成了京杭大运河上漕运的主要通道。按说,对码头镇是有好处的,但影响不大,因为清口到码头镇之间,在河流异重流的作用下,也淤积严重。何况,漕船和官民商船都是由清口北上的,不是从码头镇脚下西行的。嘉靖年间,大清口几乎淤垫成陆,黄河全经小清口入淮,而小清口西北的县治(码头镇)屡受水患。万历十一年(1583年),在徐杨筑坝。堵住淮河主道,使黄河被迫从草湾新河东流入海,钵池山以东的淮河被迫断流。使得码头镇以西淮河来水不能东流入海,加重了在码头镇到盱眙一线,漫溢和潴水于洪泽洼地。到崇祯元年(1628年),终因水患和战乱,清河县治又迁回甘罗城。

  从天历元年(1328年),清河县城由甘罗城迁码头镇,到崇祯元年(1628年),码头镇又成为清河县治所,长达300年。

  到了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治再次从甘罗城迁回小清口西北(码头镇)。又经过100多年,由于黄河泥沙淤淀,河堤越筑越高,小清口西北的县城却越来越低,因县城屡圮于水,受灾深重。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这才将清河县城搬迁到山阳县的清江浦,清江浦开始成为清河县治。从此,码头镇才彻底退出“县治”这个政治舞台。

  据《淮阴历史沿革和治所变迁考略》记述:

  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颁行地方自治章程,清河县改变行政管理单位为五市二乡。码头镇是清河县的一个乡。

  民国三年(1914年),清河县因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故而恢复原淮阴县名。仍设治于清江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清河县共75个乡、镇。码头为一区管辖的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共和日伪政权并存,各有行政区划,但“码头”地名一直被共同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依旧沿用“码头乡”的地名,1987年撤乡建镇才称“码头镇”。

  2018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淮安市淮安区淮阴区盱眙县金湖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码头镇、吴城镇、凌桥乡,设立马头镇。

  竖看历史,码头镇在历史的征途上,跌宕起伏,坎坎坷坷。

  地理环境制约了古镇发展

  码头镇在历史的长河中承担“县治”的时间是很长的,但她辉煌的时间是很短的。她一会儿是县城,一会儿是集镇,一会儿又成了乡;她一会儿属淮阴县管,一会儿又归山阳县管,一会儿又成为清河县管。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码头镇的地理位置还是可以的,是个置县的地方,但她的地理环境很不好,制约了码头镇的发展。

  码头镇的西南是洪泽洼地。洪泽洼地位于古淮河中下游的交汇地带,从地质构造来看,是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的交接洼地,地势非常低洼。洪泽洼地自古就分布有若干浅水小湖泊。黄淮平原的涝水和黄河泛滥的洪水下泄,日积月累,使得这些小湖泊水域面积逐渐扩大,并且互相沟通,早就形成了“洪泽湿地”。码头镇位于洪泽洼地的东北边缘,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极易形成内涝,洪涝灾害严重。

  码头镇地区的南部,是苏中地区的湖荡平原,由于江淮丘陵余脉的阻隔,没有水上往来,也没有大道通行。码头镇地区的东部是钵池山,江淮丘陵余脉上的一座侵蚀残丘,阻碍着洪涝水下泄;码头镇脚下的古淮河又是一条河床低下没有堤防的河流。

  码头镇地区地势低洼,是制约码头镇发展最重要的内界因素。

  码头镇地区的北部是黄淮冲积平原,由于长期受黄河泛滥影响,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桀骜不驯的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向东南不时侵扰淮河。古泗河是古淮河下游的最大支流,也是历史上黄河泛滥入淮的主要通道。码头镇距古泗河入淮口不远,深受其害。

  黄河为害,是制约码头镇发展最重要的外界因素。

  码头镇地区,地势低洼,黄河为害,多灾多难,经济落后,发展不起来,是朝廷不想置县,又不得不置县的地方,致使码头镇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

  附:

  石 狮

  我们在码头镇“韩信纪念园”里的“韩侯祠”门前,见到一对石狮,是镇上唯一的一对石狮,据念民同志介绍,这对石狮原来放在码头小学的大门口,文革初期,造反派要砸碎,念民同志的父亲赵步阁先生,时任码头公社书记,立即进行制止。随后,老人家想方设法把这对石狮深埋于地下,这才免除一劫,保护了这件重要的历史文物,使它能重见天日。

  码头镇的石狮                                                                      山东清州石狮(明代)

  石狮是皇家级看门神兽,在官场中是权力的象征,在门前摆放石狮,不是随便可以摆放的,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而且要严格按照官员品阶高低,和相对应的狮子头上发髻多少来确定。

  我国封建社会,县官一般是七品,码头镇这对石狮,很可能就是淮阴县衙门前的石狮。至于是哪个朝代的县衙摆放的,本人对石狮的造型和发髻多少没有研究,不知道哪朝哪代,有权有势了,摆上这对石狮。但从时代背景来看,笔者认为是北宋时期的县衙。理由是:1、北宋朝廷统治的167年中,码头镇一直是淮阴县的县治所在,在这期间没有撤县并县;2、北宋时期每年的漕运量很大,码头镇在漕舟的竞逐声中发展壮大,经济繁荣;3、这对石狮工艺比较简单,不如明代石狮工艺精巧(如图);4、这对石狮风化严重,年代较久。

  不可能是南宋,因为南宋与金隔河对峙,磨刀霍霍,黄河危害,经济不力。到咸淳九年,还从淮阴县里分出清河县,并将清河县城从码头镇迁到大清口。

  也不可能是元朝,元朝廷统治(1271—1368年)的97年中,建国才12年,就将淮阴县并入山阳县,从此撤消了淮阴县。(王福林)

  编辑:王世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