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韩信故里不是码头镇 ——必须澄清的历史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5-22 22:41:46

  【本网讯】近年来,网络平台上发表了很多有关码头镇是韩信故里的文章,连篇累牍地编造了许多子虚乌有的故事,严重地篡改历史史实,为中华文明史的研究,造成恶劣的影响,污染历史,贻误后人,是犯罪行为。为此,我呼请史学界的专家们,特别是韩信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们,请你们对编造的虚假历史予以澄清,去伪存真,还历史原貌。

  现在,我将编写的《淮阴侯韩信身世探析》《韩信的祖籍是临淮》《秦王灭楚,置淮阴县,县治在哪里?》《请你当一回秦始皇》《认真研读典籍文字 科学判断历史事件》《所谓的“甘罗城”不是甘罗建造》《甘罗城是人为编造的故事》《“胯下之辱”与“胯下桥”》《漂母饭信与漂母墓》《建造祠墓祭祀漂母无可厚非》《码头镇的石头不能丢》《跌宕起伏的码头古镇》十二篇短文汇编成《韩信故里不是码头镇》,阐述我的观点,欢迎史学界的专家们批驳指正。

  一、韩信不是码头镇人

  1、韩信的祖籍是临淮

  韩信的祖先是淮夷部落人(我们两淮人绝大多数都是淮夷部落人的后人),淮夷部落是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东夷部落的一个分支,是东夷部落中最强悍的力量。东夷部落的始祖是诞生在江淮丘陵上的下草湾人。临淮是他们的聚集中心。

  春秋初期,原在北方的“古寒国”,有一支后裔迁徙到淮河下游的临淮一带,在此建立了新的“寒国”,改称“干国”(干音寒),临淮成了干国国都。寒人不多,又从北方来,他们热情团结淮夷部落,重用淮夷有才华之人。所以很快地发展壮大。居有定所后,国人对干字加邑偏旁成了“邗”字,改称邗国。邗国发展很快,原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东夷部落完全溶入了邗国的版图。

  韩信的祖先因此成了邗国的公民,由于他们是有才华之人,受到了邗国的重用,成了邗国的贵族。司马迁先生在《淮阴侯列传》中告诉我们,韩信“好带刀剑”,项梁渡淮时,“信仗剑从之”,说明韩信家有“剑”。我国古代社会,有贵族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佩带剑,剑是很珍贵的,因为那个年代铸造一把剑是很不容易的。佐证了韩信祖辈是有贵族身份的人,或者是在铸剑方面有专长的人。据许慎《淮南鸿烈解》记载:“临淮出宝剑。”著名的铸剑大师干将就是临淮本地人。

  后来邗国被吴国吞并,再后来越国又消灭吴国,在吴越两国统治时期,因为吴越两国对剑的铸造都很重视,所以韩信的祖辈仍然受到重用,仍具有贵族身份,直到楚国打败越国,在楚国统治时期,韩信的父辈才沦为没落贵族。司马迁先生在《列传》中写道:“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常从人寄食饮”,常数月“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足以佐证韩信已是没落贵族的后裔。

  我根据大的时代背景,事情发生地,韩氏家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四点结论:

  (1)韩信是没落贵族的后裔;

  (2)韩信的祖籍是在临淮(今泗洪一带),不是在码头镇。从远古的下草湾人到淮夷部落人都是以临淮为中心,后来的邗国也是以临淮为国都的。因为临淮位于江淮丘陵的上部,地势较高。人们愿居高临下,不愿栖居低洼湿地。尤其是有身份的贵族人,对当时周易的风水学是很重视的。

  (3)韩信是出生在临淮,不是出生在码头镇,码头镇这个山阴水阴的不祥之地,不是有贵族身份的人居留之地,从这儿是走不出家有宝剑的贵族后裔的。

  (4)东夷部落的人好以国名为姓,铸剑大师干将就是以国名为姓的。我猜想:“韩信”二字很可能由“邗姓”演变而来。

2、韩信是在山阳城长大成人  

        战国末期,是秦始皇战六国统一中华的时期,韩信就是出生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约是在前231年。据史料记载,韩信出生后的第二年(前230年),秦国就打败韩国,战火已经烧到了楚国的边境。就是在这个时候,韩信他父亲这一支脉,由西向东逃避战乱,他的父母很可能抱着他离开故土,逃迁到邗沟边的山阳城落户的,成了山阳城的外来户,人地两生,无亲无故,过着贫困的生活。

  韩信的确是在山阳城长大的,我在《认真研读典籍文字 科学判断历史事件》一文中,根据司马迁先生在《淮阴侯列传》中提供的有字信息和无字信息,得出四点结论:

  (1)韩信小时候,在山阳城受到了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

 从《列传》中得知,韩信家中有宝剑,说明他不是出身在一般的平民家庭,是出生在有贵族身份的人家。韩信的宝剑是他父亲的,《列传》中虽然没有文字记载韩父。但先生详细地记载了韩信“杖剑从之”后,施展的雄才大略,创造的辉煌业迹。他渊博的军事知识从那里来的呢?绝非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他一定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韩信家中的宝剑,也不可能是买来的,因为“常从人寄食饮”,常数月“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的韩信是买不起宝剑的,应该是家中祖上珍藏的。

  韩父是贵族后裔,从祖辈那里知道了春秋战国的争霸历史,在吴国统治的岁月里,他学到了孙武兵法,在越国统治的岁月里,他懂得了什么叫“卧薪尝胆”。他一定会把学得的知识,把他亲身的经历,全部传授给年幼的韩信,培养儿子有安邦治国的胸怀。

  韩母也是一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列传》中也没有文字记载韩母,没有叙说韩母因家贫而出外做工,因小孩子皮玩而和邻里口角。也没有记载韩信有任何越规行为,韩信没有打骂过别人,没有欺负过别人,只有别人欺负过他,更没有偷鸡摸狗的行径,说明韩母对韩信管教是很严厉的。她配合丈夫教育孩子,熟读史书、兵书,不得随便出外玩耍。培养了韩信有远大的志向、感恩的情操,宽阔的胸襟。

  (2)韩信长大成人后,在山阳城经受了一次“胯下之辱”。

  韩信十三岁左右时,父母已先后去世。在古代,男儿到十三岁就视为成人了。韩信自以为是大人了,于是佩剑上街摆显摆显,遭到当地“屠中少年”的欺辱,此时韩信已是孤儿,他忍受了,招来“一市人皆笑信”。

  (3)韩信父母去世后,他在山阳城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据《列传》载:韩信“常从人寄食饮”,他“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由此看来,韩信在山阳城无亲无故,在他的生计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亲属给予关怀。如果在山阳城里有韩氏家族,他应该不会数月“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还遭到亭长妻的冷漠。韩信在苦难中成长!

  (4)韩信二十岁左右时,在山阳城得到漂母的恩惠。

  据《列传》载:“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漂母“饭信”是发生在山阳城相家湾的事情。当时淮河山阳大湾上的相家湾(今河下古镇),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手工业集镇了,纺织业已经很发达,这帮漂母很可能就是某纺织作坊为漂洗麻衣或丝绸织品而雇佣的临时工。

  当时韩信已二十岁左右,已经成熟,在父母的教育下,他熟读了兵书,他从父亲那里知道了历史的变迁,他亲身经历了动荡的年代,他已经胸怀大志,有安邦治国的宏愿,他在等待时机的到来。他来到河边,是学西周姜尚(姜子牙)在渭水边直钩垂钓,期望能遇到周文王那样的贤君,好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等了数十日,没有等来贤王,却得到一位慈善漂母赐饭于他。

  韩信很高兴,胸有成竹地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果然未负漂母所望,为大汉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兴汉三杰之一。韩信也没有忘记漂母的恩情,“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由此可见,淮安(历史上以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才是韩信真正的故里。

  二 、秦王始置淮阴县不是在码头镇

  秦始皇灭楚后置淮阴县,当年的县治设在哪里?淮阴人说是设在码头镇,淮安人说是设在山阳城。鉴于这一事件已经成为历史,且无确切说明的文字记载,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据山阳城和码头镇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以及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条件,逻辑推理,看那个是最符合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战略思维。

  1、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社会背景

  前484年,吴王夫差欲北上伐齐,称霸中原,筑邗城,凿邗沟,由泗河北上,在艾陵大歼十万齐军。

  前473年,越王勾践为报灭国之仇,攻打吴国,夫差兵败而逃,自杀身亡,吴国灭亡。越国占领了吴国的所有属地。至此,我国由“春秋时期”进入了“战国时期”。江苏北部成了越国、楚国、秦国三雄角逐的战场。

  到前333年,越楚战争暴发,越国攻打楚国,结果反被楚国打败,杀死越王无疆,越国灭亡,楚国占领了越国的属地。

  到前312年,秦楚大战全面展开。前278年,秦国大将率军攻破郢都(湖北荆州),楚国王室迁移陈地(今河南淮阳),之后,楚国在和秦国的较量中再次被击败。前253年,楚国从陈地又迁都到巨阳(今安徽阜阳北)。前241年,为了继续躲避秦国大军的锋芒,楚国将都城从巨阳搬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频繁的迁都并没有阻挡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步伐。前223年,秦国大军又攻破楚国都城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这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社会背景。在这大背景下,山阳城和码头镇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先说山阳城,自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北上伐齐,南起长江北岸的邗城,北至淮河南岸的末口,勾通了江淮。从物质上说,促进了太湖流域与淮河流域的水上往来,活跃了江南与苏北的物资交流,繁荣了经济;从精神上说,邗沟好似一把宝剑,插进了苏中平原的胸膛,将江南的灵气送到了淮河边上,使末口的风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邗沟与淮河成丁字型相交于山阳城的末口,成了苏北大地上的水陆交通要冲,成了我国东部平原一处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码头镇经受了战争的创伤,就是在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北上伐齐,由邗沟入淮,经淮河入泗河北上,码头镇也没有从战争中得到好处。在秦楚大战中,楚国节节败退,首都一次次东迁,人心慌慌,为了躲避战争的杀戮,纷纷逃迁,流离失所。

  有人在网络上说:码头镇的淮阴县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名了。春秋末期,有吴、徐、钟吾、钟离四个诸侯国在江苏北部争斗,淮河两岸是他们厮杀的战场,荒无人烟,吴王开凿邗沟时,入淮口处连个村庄都没有,所以取名叫末口。难道码头那个地方就有了淮阴县啦?这真是瞎子说梦话。甚至有人说:“马头镇”是最原始的名字,为什么叫马头镇?难道是航测照片像马头吗?更是胡扯蛋,肯定没有什么“马头镇”,顶多像邗沟末口那样,诞生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小码头”。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山阳城和码头镇都位于苏北黄淮平原与苏中江淮平原的交汇地带,古淮河的右岸,地理位置基本相同。从大格局看,东临大海,北隔淮河是黄淮冲洪积平原,再往北是鲁南山地,西北部是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西部是淮河中游黄河冲洪积平原,西南是江淮丘陵,淮河自西向东沿着大别山和江淮丘陵流入江苏境内,南部隔着江淮丘陵与苏中湖荡平原相望。

  不同的是:码头镇位于江苏境内古淮河的上部,洪泽洼地的东北边缘,而山阳城位于江苏境内古淮河的中部,山阳大湾上。由于地理位置不完全相同,因而周围的地理环境也就不一样。

  山阳城的西部是管家湖、邱家湖、山子湖,西南是白马湖,东南是射阳湖,为群湖环抱,苏中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湖荡平原。自从邗沟开凿后,极大地勾通了江南江北的水上往来,促进了物资交流,繁荣了经济。

  山阳城西北郊有一个相家湾,是古淮河下游最早形成的河湾集镇。古淮河自安徽流入江苏后,受江淮丘陵的阻隔,由自西向东流改为向东北流,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自西向东横穿苏北大地,流入黄海。由于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就有凹岸、有凸岸、有顺直段,形成多种不同的河岸地貌。自西向东先后有:洪泽洼地、钵池山地、山阳大湾、季桥大湾、滨海浅滩。山阳大湾位于古淮河下游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大肚湾,水面较宽,水流平缓。这儿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北面是钵池山,南面是射阳湖,山阳大湾的中部有一个小河湾,风平浪静,有利于舟船停泊,最适宜人群在此聚集、栖息。早在春秋末期邗沟开凿以前,就有了姓相的人家在此安家落戶,故小河湾叫相家湾,这是古淮河下游最早有名字的码头。邗沟开凿后,加速了相家湾集镇的形成,从吴王开凿邗沟,到秦王灭楚的260多年中,相家湾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以手工业为主的大集镇。(参见《河下古镇是一座千年手工业大镇》)

  山阳城的东北角是古淮河上唯一的水关,背后是广阔的黄淮平原,此处河道较窄,有利于由邗沟而来的南方商人,在这儿转换乘牛马车继续北行。同样,北方的生产资料,车载到这儿,就可以装载上船南行长江。

  而码头镇的情况就不一样,码头镇西南是洪泽洼地,这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形成的交接洼地,自古就有一些浅水型小湖泊,古时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朝称洪泽浦,唐代始称洪泽湖。淮河上中游洪水,往往在洪泽洼地潴留,形成洪泽湿地。码头镇就在洪泽湿地的东北边缘。

  码头镇的南部是江淮丘陵余脉的残丘,受其阻隔,与苏中湖荡相望,没有水上往来,亦没有大道可寻。码头镇的东部是江淮丘陵余脉上的主峰钵池山,影响着古淮河洪水下泄。码头镇脚下的古淮河又是一条河床低下没有堤防的河流。

  码头镇的东北有一条泗河汇入,泗河是古淮河上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下游唯一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自古就是一条水质清澈的河流,亦称清河。全长约400余公里,有5条较大的支流,流域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泗河在码头镇与淮河相交,对码头镇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农耕社会,水上交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河流交汇处往往就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自古泗河就是黄河泛滥入淮的通道,对码头镇有诸多不利的影响。

  码头镇的北面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汴河、濉河等泗河的支流自西向东汇入泗河。

  3、自身具备的条件

  山阳城,自邗沟开凿后,末口段诞生一个山阳码头,这是合乎情理的,到前223年秦王灭楚,已经260余年。山阳码头已经发展成山阳镇或山阳城,这也是必然的。司马迁先生在《列传》中载:韩信常数月“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下乡”,说明在山阳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了“城”和“乡”的区别,山阳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

  由于邗沟勾通了江淮,南北方物资和农副产品的交流,在山阳城内已经形成了南北方物资交流的大市场,因为位于古淮河南岸,所以叫“淮阴市”,这也是很自然的。司马迁先生在《列传》中叙说韩信受胯下之辱时,“一市人皆笑信”,佐证了山阳城内已经有了“淮阴市”。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下令修筑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其中有一支就是从泗河进淮河,经邗沟南下达大江。邗沟成了大秦帝国通往南方的重要水路驰道,交通驿站在山阳城里诞生是必然的事。

  这时的山阳城已经具备了有市、有站、有城郭的条件。而码头镇的自身条件就比较差了。

  (1)由于码头镇位于淮河南岸(水阴),江淮丘陵余脉的背面(山阴),我们祖先对堪舆风水学是很重视的,山水皆阴之地是不祥之地。地势低洼,水灾频繁,人烟稀少。没有形成大范围的人群聚集,码头镇发展不起来。从吴王开凿邗沟到秦王灭楚的260多年中,顶多从一个“小码头”发展成了“码头集镇”。

  (2)由于受江淮丘陵余脉的阻隔,没有往南的水上通道,又没有陆上大道可寻,淮河以北只有泗河汇入,黄河冲积平原上有汴河、濉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形不成南船北马转换格局,形不成南北方物资交流市场。

  (3)不在驰道旁,得不到重视,没有驿站。

  (4)没有城池,后人传说有甘罗城,那是后人编造的历史故事。

  以上就是我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详细地阐述了秦始皇置淮阴县治时,码头镇和山阳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们置身的地理环境,以及他们的自身条件。

  所以我认为:李斯根据秦始皇“废除分封割据,推进国家统一,实行中央集权,加速经济发展,促使社会进步”的治国理政思想,肯定是选山阳城为淮阴县治所的。绝对不会选码头镇为治所的。

  三、码头镇的韩信历史文化遗存是编造的

  韩信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有:钓鱼台、胯下桥、漂母祠、韩侯祠、漂母墓等,老淮安和码头镇各有不同。

  1、老淮安的韩信历史文化遗存

  老淮安,是历史上秦始皇置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现在保存的韩信历史文化遗存有:胯下桥、漂母祠、钓鱼台、韩侯祠、淮阴市碑。

  胯下桥,是纪念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一座牌坊。韩信在十三岁左右的时候,自认为是大人了,佩剑上街摆显自己,遭到当地“屠中少年”的欺辱,让他从胯下爬过去,韩信忍受了。后来,韩信当了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韩信不仅没有杀他,还重用了他,后人对韩信有如此大的气量,深为敬佩,于是在他当年受辱的地方,为韩信树立了一座牌坊,以表彰他的奋发精神和大丈夫气概。立牌坊时,文人给牌坊取名“胯下桥”,以不忘胯下之耻。胯下桥牌坊位于淮安老城区兴文街与胯下街交汇处。原牌坊早已腐烂,建于何时,亦无考证。但可以肯定的认为,司马迁先生撰写的《史记》,到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才完成问世,到东汉刘秀建武年间才广为传播。后人从《列传》中得知了韩信的丰功伟绩和他的故事后,才有此举,并历代更新。

  漂母祠,是祭祀漂母的祠堂,位于淮安(区)联城萧家湖畔。相传是当年漂母从事漂洗劳动的地方。韩信在此钓鱼时,曾得漂母饭食恩惠。原建于明代,清代屡有修葺。现祠为1979年重建,占地800平方米,1982年再度修葺。享殿为硬山造,抬梁式,殿中神台塑漂母及左右侍像3尊。祠中有对联多副,歌颂漂母济食韩信,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清康熙间,琉球国使者过淮,曾敬挂百钱于神位。后乾隆皇帝亦曾参拜,亲题“一饭千古”榜额。

  韩侯钓台,相传为韩信钓鱼处,位于老淮安联城萧家湖畔,漂母祠前。韩侯钓台与漂母祠呈跪拜格局。为明万历年间建造,清同治年间重修。在该台正前方入口处竖有一牌坊,1间2柱,面阔3.2米,柱高4米,高3米处上有横坊,上书“钓鱼台”三字;台内立有一碑,高1.5米,正面镌有“韩侯钓台”四字,上有瓦檐;在碑西有一“千金亭”,占地12.25平方米,四边形;每边阔3.5米,四角上翘,亭高6米。

  韩侯祠,位于淮安(区)老城的中心,镇淮楼东约200米处,祠庙坐北朝南,东西宽约23米,南北长约130米。原建有前殿、中殿和大殿,以及其他一些附设建筑。前殿大门额上书有“汉韩侯祠”四个大字。大殿典雅古朴,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大殿中置有韩信及待从的泥塑偶像。韩信坐像置于龛中,挺胸昂首,威武雄壮,英气非凡。祠中存有“精白乃心”、“国上无双”、“兴汉三杰”等匾额。祠内悬有几副槛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粹;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

  韩侯祠历史久远,何时建造,无从考证。据樊国栋老师研究认为:“韩信屡屡功高震主,在楚汉战争期间辅佐刘邦统一天下以后,轮到“兔死狗烹”的他,便被以谋反罪名诱杀于未央宫。在汉朝,是谁也不敢为谋反的人立庙纪念的。至于以后的三国及魏晋南北朝,皆以军阀互相征伐为特点;再以后的隋朝,虽实现了大一统,然而政权短暂;待到大唐盛世,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对韩信及刘邦的评价,几乎不存在来自政治与文化方面的禁忌,所以为韩信翻案并立庙之事,出现在唐朝是很自然的。”

  淮阴市碑,好多人对这块碑有误解,这个碑不是城市的市碑,而是市场的市碑。中国城邑的坊市制度历史悠久,居邑者为坊,居野者为村。坊就相当于现在的居住区,市就是市场,是专营买卖的地方。自邗沟开凿后,勾通了江淮,大促进了南北方的物资交流,位于邗沟与古淮河交汇处的山阳城,最先形成了南北方物资交流的大市场,因在山阳地界的淮河南岸,故称“淮阴市”,历史久远。司马迁老前辈在《列传》中,记叙韩信受胯下之辱时,有一句话“一市人皆笑”,就佐证了山阳城里有淮阴市存在。当时有没有碑刻,无从考证。时值春秋战国时期,又遇上秦始皇统一文字,很可能没有石刻。现在竖立在府市口的石碑,据讲是明代所建。这块石碑,在民国年间,被镶嵌在上坂街路西,北头第二家,山东籍倪姓人家,楼房的北山墙里,有“淮阴市”三个字的碑面朝南。新中国成立后,我在倪家亲眼见过。后来修筑北门大街时移至路中心。

  淮阴的史学家说什么:“镇中曾竖立的镌刻‘古楚淮阴’的石牌,后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府市口”。请问‘古楚淮阴’碑怎么就变成了‘淮阴市’碑了呢,太可笑了,不懂得历史,不知道羞耻,贼喊捉贼,盗窃了老淮安的文化资源,还说“被好事者移至淮安府市口”,不敢说“淮阴市”,说什么“古楚淮阴”,不能自圆其说。连“市”字的内涵都不知道,真是无耻无知之极。

  从历史遗存的分布来看,老淮安的历史文化遗存分布范围较广,从老城区一直到河下古镇,分布在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胯下桥牌坊位于老城西长街中段,韩侯祠座落在老城中心地带镇淮楼东边,钓鱼台和漂母祠,相依在相家湾镇(今河下古镇)南的湖荡岸边,建筑分布自然,合情合理。建筑格调古色古香,特别讲究,尤其是韩侯钓台与漂母祠相依在湖滨,呈跪拜型布局,赖人沉思。

  2、码头镇的韩信历史文化遗存

  现在码头镇的所谓韩信历史文化遗存比较多,比较新,由于得到领导的重视,有充足的资金,所以规模比较大,建筑也比较华丽。“足智多谋”的专家们,想得很周到,也很全面。不仅在硬件上,把码头镇打扮得很漂亮。而且请专家来鉴定,请高校来研究,在网络平台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造舆论,竭尽全力把编造的故事说得完整,说得完美。

  据网络平台报导:改革开放以来,逐步修缮了关于韩信的历史文化胜迹。韩信故里公园内修缮了淮阴侯庙、韩信钓鱼台、胯下桥、漂母岸、千金亭等古迹。2003年竣工对外开放。公园入口前为6400平方米的广场。广场门口上方横额“韩侯故里”四个镏金大字。公园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近4万平方米。人工开挖了一个“韩信湖”。

  另据了解,在韩信故里公园外,还建筑了官巷、御码头、韩信故居和两座牌坊,还开辟了漂母祠和漂母墓景区、甘罗城景区。

  胯下桥,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发生在“市”的大街上,不是发生在什么“桥”上。司马迁先生在《列传》中写得很清楚,“一市人皆笑信”。当时的韩信才十三四岁。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为韩信立了牌坊,取名“胯下桥”。

  码头镇韩信故里公园里的“胯下桥”,不是牌坊,而是真桥,一座漂亮的四角亭桥。座落在韩信湖的东南角,与陆地相联,桥边的标牌上写道:“立下桥以表纪念”。据介绍说“旧志对胯下桥多有记载,1993年,马头镇政府仿修胯下桥券门”。把韩信受辱定格在桥上,而不是市井。桥对面韩信匍匐爬行的雕塑也不是一个十三四岁的童子,而是一个彪形大汉。在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难道当时卖肉的屠夫是在公园里卖肉的吗?

  可见,与真实的历史多有不符,是不懂历史的人编造的。

  韩侯钓台,是韩信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司马迁先生在《列传》中描述年轻时的韩信:“始为布衣”,“贫无行”,“常从人寄食饮”,“钓于城下”,漂母“饭信”。昔日的一个穷孩子,一个孤儿,衣衫褴褛,蹲在湖边一处高台,以垂钓充饥。

  现在码头镇韩信故里公园里的韩侯钓台,位于淮阴侯庙背面的韩信湖滨,是一座三面临水的豪华水榭,面宽12.10米,侧宽8.8米。亭额“韩侯钓台”四字。钓鱼台临水面的楹柱上和两侧的亭柱上都有楹联。

  这是历史文化遗存吗?有哪一点像司马迁前辈笔下的韩信钓鱼台呢?这是淮阴的文史专家,挥霍国家钱财,凭自己所想建造的旅游景点。

  漂母墓,我在《漂母饭信与漂母墓》一文中,已经详细地阐述了位于泰山墩的漂母大墓是假的,墓穴里不可能有“饭信漂母”的遗骸,绝对不是“饭信漂母”的原始墓葬。司马迁先生的《史记》问世后,淮阴地方的后人,才得知漂母“饭信”,才诞生了“漂母墓”。那位饭信漂母是哪里人?是何姓氏?她和丈夫合葬的墓地在哪里?都是未知数。到《史记》面世,漂母已去世100多年,遗骸早就化为土壤了。码头镇人不应该把纪念性质的坟墓,说成是漂母的原始墓葬,更不应该为坚持漂母墓就是原始墓葬,编造了十万大军兜土圆坟的故事,进而请专家来探测土层性质,用来佐证原始墓葬一说。假的就是假的,不可能变成真的。

  安澜马头镇牌楼,这不是历史文化遗存,是为了丰富码头镇历史文化内容,为了佐证马头镇历史悠久,而做的现代建筑。理由是:

  (1)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码头镇还不曾改叫马头镇。马头镇是2018年撤销码头镇、吴城镇、凌桥乡,才设立的。说马头镇行政区域像个马头而得名,为了想说马头镇历史悠久,又改说是恢复原名,2000多年前就叫马头镇,难道那个时候就有航拍,知道行政区域像个马头;还说马头镇是与水利工程马头埽有关,这样一来2000多年的码头史就变成了600多年的水利史了,越弄越拙,做个牌楼也改变不了民国十六年仍是码头镇的历史。

  (2)牌楼上字的排列是错误的,是现代人不懂得排列规矩造成的,不应该把“中华民国”,写成“民国中华”。

  (3)建筑牌楼用的砖头,根本就不是民国十六年的砖,1927年的用砖,还是用的清朝时期的制砖标准,现在墙上用的砖,全是24规格的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规定的标准。

  (4)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多年对淮河下游的整治,才形成五河交汇,北上南下的航运格局。可见,这块“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是花钱买来的。

  甘罗城,我在《甘罗城是人为编造的故事》一文中,已经详细地阐述了所谓的甘罗城遗址,不是甘罗建造,是人为编造的历史故事。司马迁老前辈撰写的《史记·甘罗列传》中。只记载了“甘罗十二为丞相”的历史事件,没有记述“甘罗城”的故事。所以许多史籍上没有“甘罗城”的记载。《甘罗列传》是在汉武帝刘彻征和二年(前91年)才面世的,从那以后,世人才知道“甘罗十二为丞相”,流传全国,流传了2000多年。秦始皇嬴政22岁时才正式登基亲理朝政,23岁时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夺回朝政大权,并下令对吕不韦门下的客卿必须遣返。甘罗是吕不韦的门人,又是吕不韦向秦王政举荐出使赵国的。吕不韦事件后,甘罗已经消声灭迹,无影无踪。何人来建造甘罗城。说甘罗是在他爷爷的封地上建造的城池。甘罗的爷爷甘茂是秦国的三朝元老,他的封地怎么会在没有被征服的楚国土地上。甘罗聪慧过人,他给自己建筑城池,会选择在山水皆阴的不祥之地吗?历史上从没有过帝王、大臣为自己营造行宫,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甘罗睿智得很,他会这样做吗?

  韩母墓,一直是淮阴人对外宣传的“韩信母亲衣冠冢”,已经被淮安市文物管理部门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年底韩母墓被盗,经警方侦破后得知,那不是“韩母墓”。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警方追缴的青铜编钟表明,过往的考证或有误,“韩母墓”并非韩信母亲衣冠冢,被盗后,经公安部门鉴定,那不是韩母墓,那是战国时期的一座列侯墓葬。

  其实,早就有人提出疑问:怎么没有“韩父墓”?为什么不是“韩父韩母合葬墓”?假的,最后还是露了原形。

  码头镇的韩信故里历史文化遗存,还有韩信故居、御码头、官巷等,我就不一一剖析了。总的一句话:假的就是假的,“韩信故里”的石刻再多,牌楼做得再大,建筑做得再华丽,只能是一座现代人建造的“韩信故事纪念园”,绝对不是“韩信故里遗址公园”,不可能说明马头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更没有资格说码头镇就是韩信的故里。(王福林)

  编辑:王世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