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十件荒诞事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6-15 19:08:27

  我是一个水利工作者,一个退休的水利老兵,回到故乡后,对古淮河下游故河道历史变迁进行了一些研究。在溯源探索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荒诞的事情,随之也写了一些拙作。

  近日,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指示,联想到发生在两淮大地上的这些荒诞事情,经过再三思考,还是决定把这些事情写出来。向领导汇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与各位乡贤交流,以便深入研讨;特别想请各位文史专家能和我一道,拨乱反正,还历史原貌!

  第一件 人为编造甘罗城故事

  为了想说明,前223年,秦王灭楚,置淮阴县,治所是在甘罗城。于是将一座废弃的旧城垣,人为编造故事,说是甘罗建筑的城池。

  前244—236年,战国末期,赵国悼襄王执政时期,甘罗出使赵国,回国后被封为丞相。当时楚国还没有被打败,甘罗从来就没有到过楚国。

  前238年秦王嬴政(22岁),正式登基亲理朝政;

  前237年(23岁),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夺回朝政大权,并下令驱逐所有客卿,对吕不韦门下的客卿必须遣返。

  甘罗是吕不韦的门人,又是吕不韦向秦王政举荐出使赵国的。吕不韦事件后,甘罗已经消声灭迹,无影无踪。正史上无任何记载,野史上有的说已被秦始皇杀害,有的说甘罗已逃离秦国,东躲西藏于周围诸国,湮灭人海。

  前223年秦王灭楚,距甘罗拜相已经十三年,甘罗人已经无影无踪,谁来淮阴建筑“甘罗城”。

  说甘罗是在他爷爷的封地上建造的城池。甘罗的爷爷甘茂是秦国的三朝元老,他的封地怎么会在没有被征服的楚国土地上。

  甘罗聪慧过人,给自己建筑城池,会选择在山阴水阴的不祥之地吗?历史上的帝王、大臣为自己营造行宫,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的名字命名,甘罗睿智,他会用“甘罗”这个名字为自己建造城池吗?

  何况,前91年,司马迁老前辈撰写的《史记·甘罗列传》才面世,世人才知道“甘罗十二为丞相”的历史事件,流传2000多年,家喻户晓。秦王灭楚,置淮阴县,是前223年,请问甘罗城从哪里来?

  就这样编造出来的“甘罗城”,竟然被淮安市人民政府2003年3月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江苏省人民政府2011年12月19日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造甘罗城的故事,目的是想说秦王置淮阴县是在码头镇,推出甘罗城,是因为甘罗城比码头镇的名气大。如果淮阴县治所确定在码头镇了,韩信就是码头镇的人了,所有韩信的资源,都属于码头镇了。

  其实,秦王灭楚,置淮阴县,治所在哪里,早就有定论,无需质疑。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就明确指出:“淮安,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时置淮阴县。”王力教授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注释有:“淮阴,秦县名,在今江苏淮安县。”我国诸多史志文献早就有记载:淮安是“秦置淮阴,晋改山阳”。

  我从大的社会背景、历史发展规律、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君王战略思维等方面,对山阳城和码头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对史学界老前辈早就下的结论,作了进一步的佐证。秦始皇置淮阴县,治所是在山阳城。

  (请参阅《秦王灭楚,置淮阴县,县治在哪里?》《请你当一回秦始皇》《所谓的“甘罗城”不是甘罗建造》《甘罗城是人为编造的故事)

  第二件 “胯下桥”是牌坊,不是桥

  为了要证明韩信是码头镇的人,得知韩信历史上曾受辱于“胯下桥”,于是就在码头镇“韩信故里公园”里的韩信湖上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四角亭桥。

  韩信十三岁左右,父母先后去世,自以为是大人了,佩带宝剑上街,摆显自己,受市井小人歹徒有意欺辱。胯下之辱,是发生在市井的大街上。韩侯列传中写道:“一市人皆笑信”。

  韩信当了楚王后,不仅没有杀那个侮辱过他的小人,还任用他做了中尉。

  后人视韩信气肚量大,深表敬佩,于是在他当年受辱的地方竖立一座牌坊,是一座人伦表坊,牌坊取名“胯下桥”。两腿分开,往下一蹲,好似桥孔,当年韩信就是从这样的桥孔爬过去的,位于胯骨之下,故称为“胯下桥”。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发生在市井上,并不是发生在桥上。是牌坊,不是桥。当时的码头镇还没有形成“市场”的条件。

  淮阴人听说是“胯下桥”,就认为韩信受辱是在桥上,于是在码头镇“韩信湖”边上建筑了一座四角亭桥,桥边的标牌上写道:“立下桥以表纪念”。韩信受辱时才十三岁左右,塑造了一个彪形大汉的韩信,背着长剑匍匐爬行。

  就这样一座离奇的桥,江苏省民政厅公示的“2023年江苏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中,在古桥梁地名系列上,淮阴区“胯下桥”竟然榜上有名。真叫人啼笑皆非。

  如果说韩信是码头镇的人,胯下之辱是发生码头镇,韩氏家族的人能忍受这奇耻大辱吗?

  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发生在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发生山阳城里的淮阴市市井上。韩信不是在山阳城出生的,他是随着父母从临淮躲避战乱,逃到山阳城来的外来户。所以,韩信在山阳城无亲无故,没有人为他打报不平。

  (请参阅《“胯下之辱”与“胯下桥”》)

  第三件 豪华水榭钓鱼台

  为了要证明韩信是码头镇的人,于是在码头镇“韩信故里公园”里,新开挖了一个韩信湖,在湖的南岸建造了一座三面临水的豪华水榭,面宽12.10米,侧宽8.8米。亭额“韩侯钓台”四个大字。钓鱼台临水面的楹柱上和两侧的亭柱上都有楹联。

  这那里是韩信钓鱼的地方呀?这分明是公子王孙们垂钓取乐的去处啊。这是历史吗?竟然还说:“韩信钓鱼台与姜太公钓鱼台、国宾馆钓鱼台并称天下三大钓鱼台。现唯有韩信钓台尚可资垂钓。”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国有多少大山名川,有多少大江大湖,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名人钓鱼台啊!姜尚钓台在陕西宝鸡渭水边,庄子钓台在山东鄄城黄河旁,严子陵钓台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范蠡钓台在浙江宁波东钱湖岸,孙权钓台在湖北武昌东湖左,国宾馆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据史料载,韩信钓台是在淮阴故城(秦始皇置的淮阴县城)西北萧家湖畔。不是在码头镇韩信故里公园里的韩信湖边。

  司马迁先生在《列传》中描述年轻时的韩信:“始为布衣”,“贫无行”,“常从人寄食饮”,“钓于城下”,漂母“饭信”。是一个穷孩子,一个孤儿,衣衫褴褛,蹲在湖边一处高台,以垂钓充饥。

 

  韩信父母死后,过着贫困的生活,“常从人寄食饮”,常数月“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如果说韩信是码头镇的人,有韩氏家族在,韩信会没有饭吃吗?因为他是山阳城的外来户,无亲无故,只好“从人寄食”,垂钓充饥。

  第四件 宏伟的漂母墓竟然是假墓

  为了要证明韩信是码头镇的人,在码头镇东南方向的泰山村(我怀疑泰山这个名字都是现代人起的),花巨资建造了“漂母祠墓景区”,建造了非常壮观的漂母假墓。

  景区大院略成长方形,据说占地面积有三十多亩。前面是漂母祠,后面是漂母墓。院落里除了巨大的陵墓外,还建有报恩亭。现在漂母墓底部直径为52米,墓高15.8米,周长130米,顶部直径4.1米,远远看去显得格外壮观。

  于是,漂母墓成为了淮阴最著名的文物古迹之一,成为淮阴大地上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

  为什么说漂母墓是假的?

  1、“饭信”的那位漂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家在哪里?她的姓氏叫什么?司马迁前辈在《列传》中没有记载,谁也说不清楚饭信漂母是码头镇的人。

  2、漂母老死故里,按中国传统习俗,应该与丈夫合葬,墓碑上只有她丈夫的名字,她们的坟墓在哪里?有什么根据说泰山村的大墓是她们的坟冢。

  3、按照我国民间传统的习俗,人死后30周年,或到100冥寿,就不再祭祀。坟丘和墓穴就可夷为平地了。到《列传》面世时,漂母已经死去100多年了,她和丈夫合葬的坟墓,早就夷为平地,遗骸也早已化为土壤了。

  4、我们汉族执行土葬制度时,普通人死后的坟丘是很小的,一般都是2米直径的园锥形土体。漂母死后,到《史记》面世,已经是100多年了,30多年一荐的坟丘,早就夷为平地了,那还有什么坟墓。说“古墓得已保存”,这是骗人的。可能说的是后来堆筑的假漂母墓,到现在也是2000多年了,风吹雨淋,怎么可能还完好呢?

  司马迁前辈撰写的《史记》,到征和二年(前91年)才完成问世。韩信是在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吕后以谋反罪名,诱杀于长安。也就是说《淮阴侯列传》是在韩信死后105年,司马迁老前辈才将韩信的身世、他的丰功伟绩和他的故事公布于世。世人才知道有“漂母饭信”这回事,才知道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母性,才诞生了“漂母墓”。

  所以,我认为:凡是以“漂母”命名的墓葬,不管是实际大墓,还是县志上记载的文字,皆是假墓,不可能有那位“饭信漂母”的遗骸,绝对不是那位“饭信漂母”的原始墓葬。

  (请参阅《建造祠墓祭祀漂母无可厚非》《漂母饭信与漂母墓》)

  第五件 十万大军为漂母圆坟是假的

  为了要证明韩信是码头镇的人,千方百计想证明泰山村的漂母大墓是饭信漂母的原始墓葬。

  淮阴人加大了网络宣传力度:

  2020年11月16日载:传说漂母去世时,韩信非常哀痛,令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为漂母的坟墓添土。

  2021年8月22日载:后来漂母去世,做了楚王的韩信非常哀痛,他命士兵为漂母墓添土,垒起一座高大的漂母墓。

  百度百科载:韩信受封楚王,念念不忘漂母之恩,赠千金以报,可惜漂母已逝,“增陵以报母”,韩信传令部属取土圆坟,筑成此冢。

  我研究认为:韩信命令十万大军每人兜土为漂母墓圆坟,是人为编造的历史故事。其理由是:

  1、韩信调动十万大军为漂母圆坟,这么一件大事,居然《列传》中没有一字记载;先生撰写《列传》,曾亲临淮阴,也没有见到十万大军为漂母圆的大墓,说明根本就没有此事。

  2、韩信命令十万大军兜土为漂母圆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韩信自“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一直在黄河流域作战,调十万大军南下,过淮河到码头镇圆坟,岂不说违背不违背军纪军规,就说大军是步行还是车马,又如何渡淮。再说,当时的码头镇能有多大规模?2018年码头镇才3.1万人,2000多年前,如何接待南下的十万大军。

  这就充分说明,命令十万大军为漂母圆坟是人为编造的历史故事。

  淮阴人还请专家进行勘探:上个世纪80年代,曾请专家对古坟墓进行过勘探,勘探结果是,底层的土质与上层后添加的土质不一样,与周围几里地的土质都不一样。说明当年韩信士兵从外地带土园坟是真实的事情。

  关于上下土层质地不同,不足为奇。首先,后人筑造漂母假墓是就地取土,在平地上建造。不可能聚众异地取土,演绎编造的故事。其次,上下土层质地不可能完全一样。

  码头镇地处苏北黄淮平原与苏中湖荡平原的交汇地带,而且位于苏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很大,上部堆积了厚厚的黄土地层(沙土、沙壤土、粘土);受淮河长期的淤淀作用,下部沉淀了深厚的淤泥地层(灰黑色的沉积物)。上部土层,受人类改造自然的影响,耕作层的土壤,早已经是混合土了。用洛阳铲取耕作层以下的冲积层土壤,淮河南岸和北岸是不会一样的。不能说明当年韩信士兵从外地带土园坟是真实的事情。

  第六件 韩母墓竟然也是假墓

  淮阴人一直对外宣传,位于清江浦区城南乡先锋村的一座大坟,是“韩母墓”。以此来进一步佐证韩信就是码头镇人。

  开始,我对“韩母墓”的宣传,还信以为真,因为《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没有用来葬母亲的钱,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

  后来,我咬文嚼字,对这段记载产生了怀疑,韩信的父亲死在韩母之前,韩母死后应该与韩父合葬,为什么没有韩父的墓?这段话的开头说:“太史公说”,我就怀疑不是司马迁老前辈亲自书写的,是后人补加的。

  再后来,我又听说是“韩信母亲的衣冠冢”,这才打消了我的疑虑。

  去年听说“韩信母亲衣冠冢”被盗,我很惊奇!“衣冠冢”能有什么宝贝?今年得知,经警方侦破,那不是韩信母亲的衣冠冢。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对外发布: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警方追缴的青铜编钟表明,过往的考证或有误,“韩母墓”并非韩信母亲衣冠冢,被盗后,经公安部门鉴定,那不是韩母墓,那是战国时期一座列侯墓葬。

  我听后非常生气,那个出歪点子,把一座无名墓葬说成是“韩信母亲衣冠冢”的人,他在山阴水阴的怀抱里,他的灵魂也“阴”了,为了编辑韩信是码头镇人的剧本,使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她死后2000多年,英名还遭到沾污,“韩母墓是假墓”。蒙骗了淮安市文物管理部门,使他们把一座战国时期的列侯墓葬,定性为“韩信母亲衣冠冢”,还定为淮安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真荒唐啊!

  第七件 码头镇和马头镇不一样

  2018年7月,淮阴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码头镇与吴城镇、凌桥乡三个乡镇合并成立新的“马头镇”,这本无可非议。但既要新名称,又要老历史,情况就不一样了。开始说:码头镇地区,从空中看,形似一个马头,所以才改叫“马头镇”。接着又说:马头镇的历史很悠久,是战国时期的重镇,原名就叫马头。

  现在的码头镇地形像马头,远古时的码头镇地形也像马头吗?如果说是现在的码头镇地形像马头,说明“马头镇”这个名字是现在起的。如果说“马头镇”这个名字是远古时就有的,请问:是怎么知道那个时候的码头镇地形也像马头的?是航测吗?太可笑了!

  历史上只有码头镇,没有马头镇。因为古淮河与古泗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的码头,逐渐形成了河湾集镇。码头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如果把码头镇的石头搬掉,就丢失了2000多年的资历。全国有许许多个码头镇,许多码头镇创造得都很辉煌!他们没有搬掉那快石头。

  还编造说:“马头”是最初的名字,源于清口地区修建的一种水工建筑,起分流引水,调节水量作用。因形似马的头部称“马头”。后来由水工名称演变为地名“马头”,在80多年前因与漕运有关,传称为“码头”。直到2018年恢复“马头”之名。(据2023年10月17日文载)

  如果说“马头镇”是因为水利工程“马头埽”而得名,那马头镇的历史就很短了,最早也是明代中后期,因为“马头埽”是明河道总督潘季驯所为。这就说不成“马头镇”是战国时期就有的重镇了。再说编造这种谎言的人不懂水利,胡编乱诌,马头埽是护岸工程,不是什么“分流引水,调节水量”的工程。说马头镇是与水利工程马头埽有关,这样一来2000多年的“码头史”就变成600多年的“水利史”了。

  码头镇是淮阴县有名的大镇,历史上曾是淮阴县县治所在地。为什么不说是把吴城镇和凌桥乡并入码头镇,这样就可以继续延用“码头镇”这个古老的名字。

  为了想佐证马头镇历史悠久,现在又在码头镇上建筑了两座砖牌坊,并取名“安澜马头镇牌楼”,说这是古老的建筑,建筑年代无考,仔细一看,问题还真不少。

  (1)“安澜马头镇”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起的,码头镇历史上安澜过吗?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码头镇还不曾改叫马头镇。

  (2)牌楼上字的排列都弄错了,这是现代人不懂得排列老规矩造成的,不应该把“中华民国”,写成“民国中华”。

  (3)建筑牌楼用的砖头,根本就不是民国十六年的砖,1927年的用砖,还是用的清朝时期的制砖标准,现在墙上用的砖,全是24规格的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规定的标准。

  (4)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多年对淮河下游的整治,才形成五河交汇,北上南下的航运格局。

  越弄越拙,这样的牌楼竟然也被有关部门授予“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请参阅《码头镇的石头不能丢》《跌宕起伏的码头古镇》)

  第八件 废黄河不是古淮河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在我们淮安市建筑一座“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非常赞成在秦岭——淮河一线的不同地段分别设立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即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标志性建筑,这对地理学的发展,普及地理知识,丰富地理教学内容等都很有意义,当然也能提高标志性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以权、钱来定位,建筑物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然而,令人遗憾的事,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可能是得领导信任,居高位有权势的人,任意忘为,指鹿为马,任性把废黄河说成是古淮河,在市区废黄河大桥旁,建了一座“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并且把废黄河上的大桥,改名为古淮河大桥,把应该叫废黄河湿地的地方,起名“古淮河湿地”,把废黄河边上的文化长廊,说成“古淮河文化长廊”。遭到市民责骂:这里明明是废黄河,胡乱改成古淮河,篡改地理呀!真荒谬!

  我国的地理学家们认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气候分界线,就是一条狭长的地带。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我国 1月份0 摄氏度等温线。在1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在 0 摄氏度以下,称为暖温带,在 1 月份 0 摄氏度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在 0 摄氏度以上,称为亚热带。这条1月份 0 摄氏度等温线就穿越我国秦岭——淮河一带。每年我国1月份 0 摄氏度等温线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今年可能向南移动一点,明年可能向北移动一点,但总在多年平均 0 摄氏度等温线的左右,向北向南移动的最大值之间,就是南北气候分界线的变化带。

  我国的地理学家普遍认为,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气候分界线,也就是南北地理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到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然后大致沿淮河干流,至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全长约1700 公里。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人民的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非常荒诞的事,确定南北气候分界线的位置,不是请地理学专家、气象学专家来研究确定,而是请国家测绘总局的测绘专家来测绘。南北气候分界线(即南北地理分界线),在空中是一座很薄的空气墙,不是用肉眼能看见的,只有通过大量的气象资料,绘制气象图,从零度等温线走势,才能看出它的走向,它对应到地面上就是秦岭——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所以,再先进再精密的仪器也是测不出来的。

  鉴于国家测绘局已经同意在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标志性建筑,我曾建议把架设在废黄河上的标志性建筑物,重新设计修改后搬迁到淮安区(老淮安)的苏北灌溉总渠上,这样就名正言顺了,为世人所认可,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请参阅《南北气候分界线的地标不应该设在废黄河上》《废黄河和古淮河》)

  第九件 清口和末口的功绩不能错位

  末口是古邗沟的入淮口。邗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淮河和长江,推动了长江和古淮河下游的经济兴旺。自公元前484年邗沟凿成,到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漕运总兵陈瑄开凿清江浦,贯通里运河,邗沟末口段西移并入里运河,在这1900年中,邗沟为我国古代战争,为农耕社会水上交通、经济往来,为10多个封建王朝的漕粮运输、农田水利事业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末口作为邗沟的入淮口,位于苏中平原与苏北平原的交汇处,是水陆交通的要冲,身后的新城又是一个港口型的城镇,它在战略上、经济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和邗沟一道载入了中华漕运史册,世代传唱。

  清口是古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泗河的入淮口。它也曾为我国古代战争,为农耕社会经济繁荣,做了它应尽的贡献。但自南宋建炎二年黄河侵泗夺淮,到清咸丰五年黄河回归故道,由大清河入海,在这727年的岁月中,桀骜不驯的黄河,把大量的泥沙通过清口,涌进了淮河,淤淀了淮河下游,迫使淮河断流,涌进了苏中平原,填平了许多大小湖沼,冲毁了城池和无数村庄,涌进了运河,使河床抬升,河水倒流,溃决堤防,给苏中平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但必须承认,元代对隋大运河裁弯取直后,清口成了京杭大运河中段的一个重要节点,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开凿了清江浦,贯通了里运河,清江浦入淮口,稍西北到清口,这段古淮河河床已经成为里运河的末段,清口已是里运河与元代北运河的交汇口,改称“运口”,成了京杭大运河上漕运的主要通道。自明永乐年间开始漕运,到漕运停止的470年中,为明清两朝的漕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南北物资交流和水上贸易也做出了贡献。

  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清口和末口的历史地位,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它们做出的贡献也就不同。但我们不能因为清口是大运河上重要节点,就说清口取代了末口的历史地位。论其功绩,论其漕运历史,清口是没法与末口相比的。不要夸大清口的作用,贬低末口的功绩。

  (请参阅《邗沟末口——中华文明史上的丰碑》《邗沟春秋》《邗沟十大功绩》《浅谈清口与末口的历史地位》)

  第十件 不该贬低古淮安的历史辉煌

  我回故乡后不久,就听乡贤们对我说,现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清江浦在我国漕运事业中的历史地位,说清江浦是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之一。这怎么可能呢?

  清江浦,原是明代永乐年间陈瑄开凿的清江浦河名,在入淮处诞生了一个小运口,久而久之,“清江浦”就成了这个小运口的地名了。从明永乐十三年,到清乾隆二十七年,347年中,这个小运口才发展成为一个水陆码头,据葛以政先生编写的《淮阴历史沿革和治所变迁考略》记载,境内“有几条东西、南北街道,东面有花街,河北有十里长街,均为商业经营地”。定为清河县治后才逐渐繁荣。相隔三个朝代(102年),到同治三年才建筑砖城墙。此时的清江浦,向南没有通道,还得绕到淮安南达扬州,直到新中国成立,由淮阴经淮安到扬州的“淮扬公路”仍然是连结苏北平原和苏中平原的唯一大道。说清江浦“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显赫交通要冲地位”,是言过其实了。把一个连城墙都没有的水陆码头,说成是运河沿线的大都会,实在太荒唐了。

  有人在网络上说:“在行政关系上,清江浦虽然一直隶属于淮安府城,但明嘉靖之后,由于黄淮改道,运河河道截弯取直,因古末口而兴盛的淮安府城从此远离运口,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为清江浦所取代。” 能取代得了吗?

  里运河贯通后,陈瑄在大运河沿线的淮安、徐州、济宁、临清、德州、通州等转运要地,先后建立五十余处粮仓。其中淮安、徐州、临清、通州,是四大常盈仓,且淮安的常盈仓最大。陈瑄在淮安城南建设了规模宏大的漕粮仓库和漕运码头。朝廷规定:苏、松、常、镇、杭、嘉、湖等府秋粮,除留存并起运南京及供内府等项外,其余尽拨运淮安仓。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内每岁定拨六十万石。此时的淮安府,是统管内河漕运的总兵驻地,运河里千舟尽逐、码头上装御忙碌的繁华盛况可想而知,这是永乐年间的老淮安,不是现在的清江浦。

  清江浦怎能和老城、新城、夹城三城巍峨,又有河下、下关两大重镇相拱卫的淮安府相比呢?明清两朝设置的淮安府,直到民国政府成立才废除。漕运总督衙门一直威严屹立在淮安城内,直到光绪三十年,淮安漕运总督府才撤销。运河沿线最大的常盈仓设在淮安,装御发送运往各地的漕粮,发放漕船通行证,这些都是清江浦无法取代的!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是杭州、苏州、扬州和淮安。

  现在,大淮阴市更名为大淮安市了,从2016年10月起,清河区、清浦区又合并成为清江浦区,成了大淮安市的中心区了,清江浦区被推上了新的政治舞台。在大淮安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培植下,清江浦区这些年发展很快,“已经是古黄河、里运河、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四水穿城,区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沪、宁淮、宁连等多条高速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通江达海,紧邻淮安民航机场,是苏北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对清江浦区这些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应该颂扬的,大力宏扬正能量,推动社会大步向前,早日实现复兴中华的伟大梦想。

  但,历史就是历史,现在就是现在。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历史上老淮安取得的辉煌成就,加在现在的清江浦头上。我们大淮安市的领导有资格、有权利,骄傲地说:“我们大淮安历史上的淮安府曾经是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清江浦领导没有资格说,各种媒体也不应该没有根据地说,“清江浦是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因为,这不是谁能说了算的,这是历史的事实下的结论。历史是人创造的,创造历史的人和他们创造的史迹,早已载入了史册。不是你想改就能改掉的。

  我们应该客观地、公正地看待历史事件,不能歪曲,不能粉饰。历史是不容篡改的,篡改历史的人是贻误后人的罪人。我们不能因旅游事业的需要,或者是权势地位的需要,而扭曲历史的真像。

  我归纳了回乡几年中遇到的一些荒诞事,心情比较沉重,我认为我们大淮安市,尤其是两淮大地,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是一个高智商聚集的群落,不应该出现这么多荒诞的事情。

  为了发展旅游事业,仿制、移植古淮安有关韩信的历史文化遗存,与淮安区争夺韩信的出生地,在码头镇建设一个不伦不类的“韩信故里公园”。进而处处贬低老淮安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业绩,千方百计想把淮阴县打造成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这是荒诞的。

  老淮安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宣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改变不了的历史。老淮安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辉煌璀璨的文化,早已载入了史册,这也是任何人想贬低也贬低不了的史实。

  她创造了古淮河下游最早的手工作坊文化,建立了苏北大地上规模最大的手工业集镇,对推动我国农耕社会经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她经历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秦汉大战、宋金大战、宋元大战等等战役,结累了灿烂的军事文化,诞生了韩信、梁红玉、关天培、周恩来伟大的军事家;

  她建立了苏北大地上最早的儒学大堂,诞生了枚乘、枚皋、吴承恩等等文学大家,全国四大名著,三部都出于她。

  她创造了丰厚的水文化,唐代在邗沟末口就建立了苏北大地第一座北辰堰坝,北宋又在邗沟末口建造了苏北大地上第一座船闸。

  她还创造了漕运文化、盐务文化、饮食文化、山阳医学文化等等。

  淮阴县在中华文明史上,是无法与老淮安相比的。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几番沉浮。她一会儿是县城,一会儿是集镇,一会儿又成了乡;她一会儿是淮阴县,一会儿又归山阳县管,一会儿又变成清河县。这样一个并来并去、迁来迁去的县城,能有什么作为?能书写出什么样的历史篇章?能把一个历代帝王都不喜欢的“淮阴”,写成“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吗?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非常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他强调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时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我们老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大淮安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经过淮安区领导的不懈努力,不少文化资源得到了保护和传承,特别是河下古镇的挖掘和运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我们大淮安市的一张名片,既是我们淮安区的骄傲,更是我们大淮安市的骄傲。

  不过,我们也应该客观地承认,在保护、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方面,确实还存在不少遗憾:

  我们老淮安是西游记诞生的故乡,全国各地有多少个西游乐园、西游记宫,唯独我们这个诞生地没有,反而把西游乐园建到开发区去了。

  我们河下古镇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淮扬菜博物馆建到清江浦去了。

  淮阴侯韩信虽不是出生在淮安(老山阳),但他确实是在淮安长大,他好多故事都是发生在淮安,现在不少都被码头镇复制去了。古老的韩侯祠,古老的“胯下桥”牌坊,依然冷落在路旁。

  民族英雄关天培故居,仍然没有得到改造,甚至有人想把她搬到清江浦去。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居,就在淮安老城附马巷,听说现在又要在清江浦新建“周总理童年故居”,不知是何意想?

  我们河下古镇是一个千年手工业大镇,有着丰厚的手工作坊文化,如果建一座“我国农耕社会手工作坊博物馆”将填补我国博物馆的空白,挖掘古老的农耕文化。可惜我们没有钱,做不成。

  河下古镇上“天应观”(三官殿)原是苏北大地上最大的道教圣观,我们想恢复,淮安区穷,没有力量。

  我在想啊:我们应该如何呵护老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挖掘她保存了千年的精髓?用好她为复兴中华贡献一份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运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及其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我们相信,根据习总书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指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大淮安市的领导、淮安区的领导,一定会呵护好、挖掘好、传承好、运用好老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献给复兴中华的伟大梦想!(王福林)

  编辑:马志明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