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琴声瑟瑟颂刘鹗

——谨以此文纪念刘鹗逝世115周年

来源: 作者:蒋金顺 时间:2024-07-23 11:57:36

  【本网讯】 在淅淅沥沥的雨后,我又一次来到了位于淮安区西长街312号的刘鹗故居。走到故居门前,映入我眼帘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刘鹗——《老残游记》中那个摇串铃走四方的郎中老残,就是他的影子;他虽为了实业救国长年奔走在济南、上海与京津等地,但仍情系桑梓,这生前住过的百年老屋,饱经风霜,不啻见证了他在仕途上的没落,更是他身处异乡时念兹在兹的牵挂;他叶落归根,即使冤遭流放客死迪化,他的灵柩也要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历经千山万水返回淮安安葬,淮安区平桥镇大后村韩庄组的刘公墓就是他长眠的地方。他的一生多才多艺,历尽沧桑。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我多么想与你在这古城的石板街头,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聆听你那琴声瑟瑟、情致悠远。

  淮安,这座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北千余年来的行政、文化中心,不但拥有着丰厚、幽深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中国著名的琴派之一的淮安琴派。刘鹗长期便生活在这浓厚的文化气息中,环境的熏陶培养了他浓厚的音乐兴趣。他自幼习琴,刻苦的学习让他精琴、懂乐,且精演奏,最终弹得一手好琴。《平沙落雁》是刘鹗喜爱弹奏的古琴名曲之一。

  刘鹗不仅懂乐理,而且演奏也十分精彩。其侄刘大钧在《作者刘铁云先生轶事》中记载了听刘鹗弹琴的感受:“有一年夏夜,我们坐在小有楼前面花园里。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先生在楼中弹古琴。一会儿风声,一会水声,一会儿便听见飞鸟落地、两翅扑拂之声。我竟忘却身在园中,仿佛初秋天气清晨在江边闲步,看见许多飞雁,空中盘旋。先有一两个慢慢落下来,渐渐的越落越多,成群结队,沙上遂有许多的雁。有叫唤的,有展翅扑拂的,也有几个落下后又飞起的。正看得有兴趣,忽然风声、水声、鸣声、翅声同时停止,眼前风景霎时消灭,才想起是在小楼前,听先生鼓琴!”

  《老残游记》中,有许多文字都是描写音乐演奏的。其中第十回的一段写得尤为精彩。

  初起不过轻挑漫剔,声响悠柔;一段以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以后,吟揉渐多。那瑟之勾挑夹缝中,与琴之绰注相应,粗听若弹琴鼓瑟,各自为调,细听则如珠鸟一双,此唱彼和,问来答往。四五段以后,吟揉渐少,杂以批拂,苍苍凉凉,磊磊落落,下指甚重,声韵繁兴。六七八段,间以蔓衍,愈转愈清,其调愈逸。

  音乐,一般只能用心去倾听,而难以文字来表现。可是,刘鹗在此却显示出了其卓越的音乐才华与文字功底,为后人所景仰。

  刘鹗博学多才,不仅在音律上取得重大成就,在文学上更是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医学、水利、算术、文物收藏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刘鹗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浸透了他的睿智和心血。我默默地伫立在刘鹗故

  居前,我还有很多感触,许久不愿离去……   



               编辑:周丽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