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淮河两岸曾先后有五个淮阴县
来源:王福林 作者:王福林 时间:2024-12-14 09:08:09
【本网讯】 我回故乡后,在进行“古淮河下游故河道历史变迁研究”的过程中,在进行韩信“杖剑从军”前的身世和家世的探析中,无数次接触到“淮阴县”这个地名。 于是,我对“淮阴县”进行了认真地研究,研究发现在古淮河两岸曾先后有过五个淮阴县,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五个淮阴县分别承担了不同朝代的历史任务,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第一个淮阴县 公元前223年,秦王灭楚后,决定废除封建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于是以山阳城为治所,成立的第一个淮阴县。 秦王灭楚置淮阴县,县治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两淮人争论不休的话题,淮阴人说治所设在码头镇,淮安人说治所就在山阳城。 鉴于这一事件已经成为历史,且无确切说明的文字记载,我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根据山阳城和码头镇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以及它们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根据历史发展规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山阳城和码头镇进行了认真的、全面的剖析研究,看哪个是最符合秦王推行郡县制的战略思维。 经过初步研究,我认为:秦王灭楚始置淮阴县,县治所是在山阳城,也就是老淮安。绝对不是甘罗城遗址所在地的码头镇。所谓“甘罗城遗址”是秦上卿甘罗所筑的传说,完全是人为编造的历史故事。 为了进一步阐述,为什么选山阳城为淮阴县治所,我又编写了《请你当一回秦始皇》,请你穿越时空,飞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听听李斯详细阐述,他选中山阳城作为淮阴县治所的四大原由: 1.山阳城的地理位置很好,位于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与苏中湖荡平原的交汇地带,淮河与邗沟的交汇口,水陆交通的要冲,南船北马的策源地,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 2.山阳城的地理环境也很好,西北有钵池山,逶迤苍翠,香烟缭绕;东南是射阳湖,桅樯林立,波光闪烁;东北有淮河上天然的水关,守护着入海大门。 3.山阳城自邗沟开凿(前484年),山阳码头诞生,到秦王灭楚,这261年中,已经发展成了山阳镇、山阳城,而且城池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置山阳城为淮阴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4.山阳城周围的经济环境也很好,西北隅的相家湾,是淮河下游最早形成的河岸集镇,到秦王灭楚时,已经是苏北地区最大的手工业集镇了。 邗沟开凿,沟通江淮,大大促进了太湖流域与淮河流域的经济往来,在山阳城内,已经形成了南北方物资交流的集贸市场——淮阴市,这是苏北地区最早形成的集贸市场。 于是,秦王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前223年,以山阳城为治所组建了“淮阴县”。 其实,秦王灭楚,置淮阴县,治所在哪里,早就有定论,无需质疑。 我国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就明确指出:“淮安,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时置淮阴县。”王力教授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注释有:“淮阴,秦县名,在今江苏淮安县。”我国诸多史志文献早就有记载:淮安是“秦置淮阴,晋改山阳”。晋改山阳,应该是复称山阳。我研究的浅见,仅仅是对前辈早就作出定论的一次“搬运”。 第一个淮阴县在历史长河中的功绩,是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和军事理论家——韩信。 前208年,韩信从以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提剑投奔反秦起义军,追随项梁,不久归属项羽。 历史进入大汉帝国后,前206年,汉高祖元年,韩信离楚归汉。不久任大将军,后任左丞相、相国、齐王等。前202年,汉高祖五年,韩信大破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汉王得以一统天下。韩信和萧何、张良被尊崇为“兴汉三杰”。后来,汉高祖改封韩信齐王为楚王。 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高祖听信说韩信谋反,将其捆绑带回洛阳,后又赦免了他,将其贬为淮阴侯(因为韩信是从山阳城的淮阴县提剑从戎的),并将淮阴县及其周边地域封为淮阴侯国,赐予韩信,但将韩信幽禁于长安,让他编写兵书。到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诱杀于长安。 韩信被杀,淮阴侯国被废除,以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也随之被取消。从此,就没有了淮阴县建制。 第一个淮阴县是个短命的淮阴县,自前223年秦始皇宣布成立,到前206年秦朝灭亡,淮阴县在秦帝国时期,仅存在了17年。自前206年大汉帝国成立,到前196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被废除,淮阴县在大汉帝国时期,仅存在了10年,总共仅有27年的寿命。但在中华文明史上却诞生了“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并留下了他可歌可泣的故事。 所谓的“汉淮阴,晋山阳”,“汉淮阴”就是指前206年到前196年这10年时间。在随后大汉帝国统治的415年中,没有一朝皇帝敢违背开国皇帝高祖的圣命,恢复“淮阴县建制”。 据史料载:“秦汉时期码头镇及大清口一带,只有‘下相’、‘曲阳’之称,从无‘淮阴’之谓。”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许多史学家研究秦汉历史时,遇到“秦汉断代”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淮阴县 我根据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根据各个朝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面临的社会背景。分析认为:第二个淮阴县建制,是在500多年之后,由东晋元帝司马睿所置,治所在“淮阴故城”,即所谓的“甘罗城遗址”。 大汉帝国灭亡后,历史进入三国时期,魏蜀吴争斗,魏国都城在河南许昌,从河南调兵由淮河经邗沟到长江作战,是魏国的主要任务,根本不需要建制县城,据有关史料记载,“魏承汉制”。 西晋时期,战争不断,而且是在黄河流域,50年中,四朝皇帝都没有去想到淮河南边成立一个淮阴县,也确实没有这个必要。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争霸时期。司马睿南下建立了东晋(317—420年),占据了中国南方广大领域,定都建康(今南京)。 这时,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逃避战乱,纷纷南迁,他们由泗河入淮河到末口,由邗沟南下。由于原南方贵族,不愿意北方世族及平民去富裕的江南,占据他们的地盘,所以大批北方世族及平民,都滞留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贫瘠地带,随着人群聚集,建县管理就非常必要。因此,苏北大地上先后成立了一些新的县城。位于淮河南岸,江淮丘陵之北,低洼偏僻的码头镇地区,这是真正的淮阴地区,成立了名符其实的淮阴县。 我认为:第二个淮阴县建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诞生的。从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被取消,以山阳城为治所的淮阴县,也随着淮阴侯国的废除而废除,到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已经时隔513年了,这才又诞生了第二个淮阴县。 与此同时,原西晋将士祖逖上书司马睿:我们应该力主北伐,恢复晋室,并愿带兵出征,一雪国耻。司马睿对祖逖上书并不感兴趣,但对他的上书又不好驳回,只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挂名豫州刺史,拨一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据《资治通鉴》记载,司马睿并令祖逖在淮阴锻造兵器,自行招募士兵。建武元年(317年),奋威将军祖逖领兵进屯淮阴,制造武器,招募壮士,准备北伐。 我分析推断:所谓的甘罗城遗址,就是当年祖逖建造,后称为“淮阴故城”,成了第二个淮阴县的县治所。 第二个淮阴县在东晋王朝存在103年,为祖逖锻造兵器,招募士兵,北上恢复晋室,收复失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在有的文史专家,对祖逖建造的城池,仍然相信是史志上记载的甘罗城,说什么在甘罗城范围内,发现有一种甘罗钱币。 前237年,秦王政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夺回朝政大权,并下令驱逐所有客卿。甘罗出使赵国,十二岁回国拜相,最晚也是前236年。甘罗是吕不韦的门人,受其影响,已销声匿迹,正史上没有记载,野史上说已被秦始皇赐杀。不管他是被赐杀,还是自灭人海,反正甘罗是不存在于政坛了,此时楚国还没有被秦国占领,到前223年秦王灭楚,时隔13年了,人都没了,谁来建造甘罗城?谁来铸造甘罗钱?再说,在中国钱币大辞典中,就没有甘罗钱一说。 我分析认为:所谓的甘罗钱币,是祖逖锻造兵器时,剪切残留的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金属碎片,散落在土地上。这么一说,反而佐证了“祖逖锻造兵器,招募士兵”的史迹。 历史进入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时期,以淮河为界,分成了南朝和北朝。在南朝,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进行更迭。第二个淮阴县,位于淮河南岸,经历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治,长达169年。在梁朝统治的55年(502—557年)岁月里,梁朝曾经将淮阴县改为淮州,将淮阴(怀阴)县名改为怀恩县,郡治在淮阴故城。改淮阴(怀阴)并没有获得怀恩,因为地理环境太恶劣。到陈朝灭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淮阴县这个名字又湮灭了近80年。 第三个淮阴县 第三个淮阴县,是以码头镇为主要治所的淮阴县,有史料记载,从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到1762年清乾隆置清江浦为清河县治所,在长达1181年中,承载了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行政管制业务。 在隋朝,杨坚统一中国后,就着手疏浚南北水道,以利漕运。他考虑到南北方水道地跨淮河两岸,东西又跨安徽、江苏两省,于是,在东西南北的中心地带,淮河边上的码头镇,设立治所。因为,此时的码头镇,位于泗州城与末口中间,是江南漕粮北运的必经之地,在此置州郡县非常必要。 据《淮阴历史沿革和治所变迁考略》载:“隋初,复为淮阴郡。不久废淮阴郡为淮阴县。大业初(605年),并淮阴于山阳,山阳兼并淮阴从这时开始。”就是说淮阴县在隋文帝执政的24年中,码头镇是淮阴县的县治所在,到隋炀帝执政的13年,淮阴县已经并入山阳县了,码头镇已经不是淮阴县治所了。 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仅存在了37年,但两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邗沟,使邗沟逐步形成了后来运河的规模,成了南北大运河的重要一段。使得淮河自泗州城,经码头镇到末口的河段,成了黄金水道。隋朝都城在长安和洛阳,南来的漕船,由邗沟经末口入淮河,必经码头镇,方可到泗州,再经通济渠入黄河达洛阳。码头镇对隋朝的漕运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唐帝国统治的289年岁月中,淮阴县建制先是恢复,后又将淮阴县并入山阳县,随后又恢复淮阴县。 据《淮阴历史沿革和治所变迁考略》载:“唐武德初年,恢复淮阴县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阴第二次并入山阳县;乾封二年(667年),淮阴又从山阳划出恢复县建制。”码头镇仍是淮阴县的治所,但淮阴县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43年。 大唐帝国非常重视水上运输,都城也是在长安和洛阳,南方的漕船,同样经邗沟由末口入淮河,经码头镇到泗州城,经通济渠入黄河西去。朝廷还发展国际贸易,外国商船络绎不绝,各国的商船和官船,由黄海入淮河,西去京畿,必走码头镇脚下经过。千万艘船舶在门前通过,对码头镇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码头镇作为淮阴县治所在,对盛唐时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宋时期,因黄河经常泛滥,北方受其影响,灾害较多,朝廷对黄河治理比较重视,使得码头镇地区受黄河的侵扰不大。北宋统治的167年中,码头镇一直是淮阴县的县治所在。因为北宋的都城在开封,南方的漕粮也是由邗沟经末口入淮河,经码头镇到泗州,入汴河达开封的。每年要有装载600—800万石漕粮的漕舟,从码头镇的脚下经过。码头镇在船夫的号子声中发展壮大。 自隋、唐至北宋,即自581年到1126年的500余年中,长江和淮河下游,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商品流通,漕运增加,大大促进了水上交通的发展。位于古淮河边的码头镇,在这500年间,一直是淮阴县治所在。所以,这段时间是码头镇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到南宋时,码头镇作为淮阴县治所的命运,就摇摇欲坠了。建炎元年(1127年),划出淮阴县西境置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建炎二年(1128年),为了阻止金兵南进,扒开黄河大堤,黄河侵泗河夺淮河入海。绍兴五年(1135年),废淮阴县为码头镇;一年后又复为县。绍兴十一年即金皇统元年(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签订了屈辱协议,以淮河、秦岭一线为界。根据和约以淮水中泓划分南北,淮阴县需将淮河以北的吴城镇、金城镇割让给金人。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又大决阳武,主流循道南下,自淮阴以下全面侵占淮河入海河道,黄河主流夺淮。古淮河变成了黄淮合流的大河。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淮阴以上的来水,受黄河水顶托,下泄不畅,致使码头镇到盱眙一线水位抬升,漫流或潴水于洪泽洼地,对码头镇非常不利。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曾将淮阴县治所迁徙到八里庄。金正大八年(1231年),南宋淮阴县投降金兵,改为镇淮府,次年,又为南宋收复。咸淳九年(1273年),清河口设清河军,析淮阴县为清河县。同时划出淮阴县东境及其邻域置新城县。咸淳十年(1274年),为了抗元,将清河县城从码头镇迁至大清口。在大清口筑清河县城。迁城二年,大清口县城就被元军占领。 到元代,首都大都在北方,开辟海上运粮航线,不重视运河漕运,加之元代对治水也不重视,所以水旱灾害较多。至元十五年(1278年),裁清河军存清河县。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将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县,此后,淮阴县就不存在了。泰定元年(1324年),因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将清河县城迁到甘罗城。清河县城在大清口待了50年。甘罗城地理环境也很差,地僻水恶,居民渐少,县治在此仅仅四年,于天历元年(1328年),清河县城又迁往小清口西北码头镇。 明初,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码头镇。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开凿清江浦,贯通里运河,清江浦入淮口,稍西北到清口,这段古淮河河床已经成为里运河的末段,清口已是里运河与元代北运河的交汇口,改称“运口”,成了京杭大运河上漕运的主要通道。按说,对码头镇是有好处的,但影响不大,因为清口到码头镇之间,在河流异重流的作用下,也淤积严重。何况,漕船和官民商船都是由清口北上的,不是从码头镇脚下西行的。嘉靖年间,大清口几乎淤垫成陆,黄河全经小清口入淮,而小清口西北的县治码头镇,屡受水患。万历十一年(1583年),徐杨筑坝,堵住淮河主道,使黄河被迫从草湾新河东流入海,钵池山以东的淮河被迫断流。使得码头镇以西淮河来水不能东流入海,加重了码头镇到盱眙一线,漫溢和潴水于洪泽洼地。到崇祯元年(1628年),终因水患和战乱,清河县治又迁回甘罗城。 从天历元年(1328年),清河县城由甘罗城迁码头镇,到崇祯元年(1628年),码头镇又成为清河县治所,长达300年。 到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治再次从甘罗城迁回小清口西北码头镇。又经过100多年,由于黄河泥沙淤淀,河堤越筑越高,小清口西北的县城却越来越低,县城屡圮于水,受灾深重。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小清口的清河县城被毁,这才将清河县城搬迁到山阳县的清江浦,清江浦开始成为清河县治。从此,码头镇才彻底退出“县治”这个政治舞台。 第四个淮阴县(清河县) 第四个淮阴县建制,是以清江浦为治所的淮阴县(清河县)。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小清口的清河县城被毁,将清河县城搬迁到山阳县的清江浦,这时,清江浦才成为清河县治所。 清江浦,原是明代永乐年间,陈瑄开凿的清江浦河名,在入淮处诞生了一个小运口,久而久之,“清江浦”就成了这个小运口的地名了。从明永乐十三年,到清乾隆二十七年,347年中,这个小运口才发展成为一个水陆码头,据《淮阴历史沿革和治所变迁考略》记载,境内“有几条东西、南北街道,东面有花街,河北有十里长街,均为商业经营地”。定为清河县治后才逐渐繁荣。相隔三个朝代(102年),到同治三年才建筑砖城墙。此时的清江浦,向南没有通道,还得绕到淮安南达扬州,直到新中国成立,由淮阴经淮安到扬州的“淮扬公路”仍然是连结苏北平原和苏中平原的唯一大道。说清江浦“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显赫交通要冲地位”,是言过其实了。把一个连城墙都没有的水陆码头,说成是运河沿线的大都会,实在太牵强了。 清江浦怎能和老城、新城、夹城三城巍峨,又有河下、下关两大重镇相拱卫的淮安府相比呢?明清两朝设置的淮安府,直到民国政府成立才废除。漕运总督衙门一直威严屹立在淮安城内,直到光绪三十年,淮安漕运总督府才撤销。运河沿线最大的常盈仓设在淮安,装卸发送运往各地的漕粮,发放漕船通行证,这些都是清江浦无法取代的!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是杭州、苏州、扬州和淮安。是老淮安!不是现在的大淮安!更不是清江浦! 到民国三年(1914年),清河县因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故而恢复原淮阴县名,仍治清江浦。 从清乾隆二十七年,到民国三年,清河县以清江浦为治所152年。从民国三年,到1951年淮阴县搬迁到王营镇,淮阴县以清江浦为治所37年。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清江浦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淮阴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南,江苏省政府迁避于此。1945年8 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解放淮阴城,成立清江市,农村仍为淮阴县。不久,苏皖边区政府成立,驻扎清江市。淮阴县为其所属。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清江,淮阴县政府、淮阴专员公署均设于此;中国共产党政府机关撤出清江市活动于北乡农村。 第五个淮阴县 第五个淮阴县建制,是以王营镇为治所的淮阴县。这是唯一一个近代的淮阴县,也是唯一一个在淮河北岸淮阳地盘上的淮阴县。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城区清江和淮安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清江浦。农村仍叫淮阴县。1949年3月,撤销两淮市,清江复称淮阴县。1951年1月,淮阴城区和乡村分治,成立清江市和淮阴县;淮阴县政府搬迁至王营镇。1958年8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1964年10月,清江市和淮阴县再次分治,成立清江市和淮阴县,1972年,淮阴县政府迁至王营镇。 1948—1983年, 淮阴县(市)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仍辖淮阴县。 2001年1月1日,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县撤县建区,为淮阴区,区政府仍在王营镇。 以王营镇为治所的淮阴县,在现代的功绩,就不赘述了。 综 述 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五个淮阴县的寿命各不相同,或长或短,它们之间没有完全的内在联系,而是断断续续的。 第一个淮阴县,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在了27年。从第一个淮阴县被废除,到第二个淮阴县诞生,时隔513年。第二个淮阴县,在东晋朝存在了103年,在南北朝存在了82年。从南北朝梁开始,改淮阴为“淮州”,到隋统一中国,淮阴县又被湮灭了79年。第三个淮阴县,是从隋文帝统一中国算起,到清乾隆置清江浦为清河县治所,长达1181年。以码头镇为主要治所的时间比较长,总共承载了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行政管制业务。在唐武德乾封年间,淮阴县第二次并入山阳县又消失了43年。在元朝(1283年),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县后,淮阴县就不存在了。第四个淮阴县,是以清江浦为治所的清河县。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才恢复淮阴县名。“淮阴县”名,又湮灭了631年。第五个淮阴县就不用说了。 我不禁要问:像“淮阴县”这样的“县”,时而恢复,时而废除,时而并入山阳,时而又从山阳分出。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第二个吗?像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县”,也能称得上是“千年古县”吗? 二、历朝历代的官吏,对“淮阴”二字都不很感兴趣。 秦汉时,就成立了淮阴县,成立了“淮阴侯国”,结果被废除了。南北朝时,将淮阴改为“淮州”,将“淮阴县”改为“怀恩县”。隋唐时,成立西楚州、东楚州,就是没有成立“淮阴州”。四次将淮阴县并入山阳县,没有一次说将山阳县并入淮阴县。从淮阴县里“析出清河县”,将淮阴县的局部“置新城县”,甚至废淮阴县为码头镇。 其实“淮阴”二字本无罪过,它是大地构造运动和我们祖先的智慧赐予我们的名字。淮阴是指淮河以南广大的领域,是个广义词。如果现在的淮阴,南部是广袤的山前倾斜平原,那情景就不一样了,肥美的沃野,华丽的城池,官员们酷爱的家园。遗憾的是现在的淮阴,上天没有赐给它广袤的平原,而是给了它江淮丘陵,它的南部为丘陵山地所覆盖,使其成了“山阳”,而且给“淮阴”留下了“山阴”,使得淮阴(水阴)成了山水皆阴的不祥之地。先天不足啊,这是“天意”!“淮阴”的“后天”也很可恶!黄河侵泗夺淮,大量泥沙淤积淮河河床,使得淮河上游来水不能东流入海,滞留在洪泽洼地,抬高了码头镇地区的水位,致使洪旱涝碱灾害日益严重。哪一朝的官吏,愿意成年地与灾害相伴啊? 其实,现在的领导对“淮阴”二字,也不是很感兴趣的,要不,好好的“淮阴市”为什么要改成“淮安市”呢! 三、五个淮阴县在执政期间,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有各自的篇章。 秦汉时,诞生了韩信,书写了绚丽的篇章;两晋时,涌现了祖逖,记载了铸剑的辉煌;隋朝时,把南北大运河的赞歌唱响;唐宋时,书写了漕运文化的巨幅篇章;南宋时,记载了与洪旱涝碱灾害作斗争的实况;明清时,让水利工程建设的凯歌回荡。 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歌,但不能混杂乱唱,各是各的业绩,不能把别人的功劳,按在自己头上。我研究中隐约感到,从明代开始,就有人想把山阳城的韩信故事,移植到码头镇的头上。宣德八年,王廷器为什么要重修淮阴市碑?成化年初,为什么要将东门内的漂母祠搬迁到西门外?万历年间,为什么知府刘大文又重修淮阴市碑并题写“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文,还在萧湖滨重建了钓鱼台?是他们已经发现了淮阴人在码头镇的地盘上建胯下桥、钓鱼台的不良行径。 四、穷山恶水真能出“强人”。 这些年,淮阴地区真诞生了不少人材,但他们没有把聪敏的智慧用于“与天斗、与地斗,改造山河”,改变低洼易涝落后的贫困面貌,而是用在紧跟改革开放形势,“创建”旅游事业大潮上,一心想把山阳城的韩信故事,移植到码头镇的头上。 他们把一座废弃的旧城垣,人为地编造成是秦上卿甘罗建造的所谓甘罗城。欺骗了文物考古、文物管理部门,竟然被淮安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先后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他们把一座战国时期的列侯墓葬,骗说为“韩信母亲衣冠冢”。还被淮安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他们把码头镇东南的一处乱葬坑,定性为“饭信漂母”的原始墓葬。花巨资建造了“漂母祠墓景区”,还编造了韩信命十万大军为漂母兜土圆坟的荒唐故事。 他们在码头镇,用纳税人的钱,建造一条“安澜街”,竖立“安澜牌楼”,还建造一条“官巷”,在官巷里为韩信建造“韩信故居”。所有建筑都是现代的,用的建筑材料也全是现代的,建筑上的文字也是漏洞百出。这样的牌楼,竟然也被评为“优秀历史建筑”。 他们在码头镇,用承包商赚回来的钱,建造一座“韩信故里公园”,开挖“韩信湖”,在湖滨为韩信盖了一座豪华水榭,让韩信也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像公子王孙一样,在自己的韩信湖里,垂钓行乐。公园里的场景完全违背史实,胡编乱造。 他们凭借着权、钱的优势,进而蒙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又骗得了“千年古县”的荣誉。 他们能办成这几件大事,能力和智慧都是非凡的,他们不是一般的“强人”! 最后,我想奉劝淮阴的“强人”们,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严肃的,篡改历史、扭曲历史,都是对历史、对当代、对未来极不负责的行为,你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已经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洗洗手吧!把你们的睿智、你们的才华用在两淮文化事业、建设事业上,使两淮地区璀璨的文化,在复兴大业中更加辉煌! 附:五个淮阴县建制变更一览表 序 号 县治所在地 朝 代 年 份 记 实 第一个 淮阴县 山阳城 秦17年 汉10年 前223—206年 前206—196年 第一个淮阴县历时27年 前196—317年 第一个淮阴县与第二个淮阴县时隔513年。 第二个 淮阴县 淮阴故城 所谓甘罗城 东晋103年 宋齐82年 317—420年 420—502年 第二个淮阴县历时185年。 梁陈 79年 502—581年 第二个淮阴县湮灭了79年。 第三个 淮阴县 码头镇 隋文帝24年 581—605年 第三个淮阴县在隋朝仅24年。 隋炀帝13年 605—618年 淮阴县并入山阳县13年。 第三个 淮阴县 码头镇 唐高祖 618—624年 恢复淮阴县建制6年。 唐 624—667年 淮阴县二次并入山阳县43年。 第三个 淮阴县 码头镇 唐239年 668—907年 恢复淮阴县建制239年。 五代十国 907—960年 【缺少资料】 第三个 淮阴县 码头镇 北宋 960—1127年 淮阴县存在了167年。 第三个 淮阴县 码头镇 南宋 1127—1129年 淮阴县划出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 第三个 淮阴县 南宋 1135—1136年 废淮阴县为码头镇一年时间。 第三个 淮阴县 码头镇 南宋 1141年宋金议和,淮阴县将吴城镇、金城镇割让金人。 (八里庄) 南宋 1214年 淮阴县治所迁八里庄。 第三个 淮阴县 南宋 1231—1232年 淮阴县投降金兵,改为镇淮府。次年,为南宋收复。 清河县 (大清口) 南宋 1273年 清河口设清河军,析淮阴县为清河县。划出淮阴县东境置新城县。 清河县 (大清口) 南宋 1274—1276年 将清河县城从码头镇迁至大清口。在大清口筑清河县城。迁城二年,大清口县城被元军占领。 清河县 (大清口) 元代 1278年 裁清河军存清河县。 清河县 (大清口) 元代 1283年 淮阴县第四次并入山阳县,此后,淮阴县不存在。 元代——民国 1283—1914年 淮阴县四次并入山阳到民国三年复名湮灭了631年 清河县 (甘罗城) 元代 1324年 黄河决大清口县城毁,将清河县城迁到甘罗城。 清河县 码头镇 元代 1328年 县治在甘罗城仅四年。清河县城又迁往小清口码头镇。 清河县 (甘罗城) 明代 1628年 清河县治又迁回甘罗城。码头镇又成为清河县治所,长达300年。 清河县 码头镇 清朝 1646年 清河县治再次从甘罗城迁回小清口码头镇。又经过100多年。 第四个 清河县 淮阴县 清江浦 清朝 149年 1762—1911年 乾隆二十七年小清口码头镇清河县城被毁,清河县城搬到山阳县清江浦。 第四个 淮阴县 清江浦 民国三年 3年 1911—1914年 因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恢复淮阴县名,治所仍在清江浦。 到民国三年,清河县以清江浦为治所152年。 第四个 淮阴县 清江浦 民国—新中国 40年 1914—1951年 从民国三年,到1951年淮阴县搬迁到王家营,淮阴县以清江浦为治所37年。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1951年1月 淮阴城区和乡村分治,成立清江市和淮阴县;淮阴县政府搬迁王营镇。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1958年8月 清江市与淮阴县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1964年10月 清江市和淮阴县再次分治,成立清江市和淮阴县。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1972年 淮阴县政府迁至王营镇。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1948—1983年 淮阴县(市)均隶属于淮阴专员公署。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1983年3月 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仍辖淮阴县。 第五个 淮阴县 王营镇 新中国 2001年1月1日 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县撤县建区,为淮阴区,区政府仍在王营镇。
编辑:周丽
- 上一篇: 全省文化建设成果展在淮绽放华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