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为帆学作桨,共研课堂新航向
——南外淮安分校送教勺湖小学活动纪实
来源:淮安市勺湖小学 作者:王玮 时间:2025-10-21 01:14:59
为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校际教育经验交流,推动“学为中心”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地生根,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的青年骨干教师胡颖老师走进勺湖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情境教学·学为中心”为主题的送教共研活动。活动中,胡颖老师通过《坐井观天》《邓小平爷爷植树》两节示范课,为淮安市勺湖小学的师生们呈现了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引发了热烈的研讨与深刻的思考。 情境创设:开启语文学习的奇妙之旅 胡颖老师深谙情境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文本理解的重要性。在《坐井观天》的课堂上,她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拉开了学习序幕。胡老师精心准备了青蛙和小鸟的头饰,邀请学生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模拟它们在井边的对话场景。学生们戴上头饰,瞬间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动作演绎着“天有多大”的争论。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古老的井边,深刻感受到了青蛙的狭隘和小鸟的开阔视野。 而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中,胡老师则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情境。她播放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珍贵历史影像,画面中邓小平爷爷认真专注的神情、熟练有力的动作,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伟人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和对祖国绿化事业的深情。随后,胡老师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植树现场,感受着春风的吹拂、泥土的芬芳,以及邓小平爷爷和大家一起劳作的热烈氛围。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为中心”是本次送教活动的核心理念,胡颖老师在两节课中充分践行了这一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坐井观天》的课堂上,当学生们完成角色扮演后,胡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它眼中的天是怎样的?”“如果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智慧的火种,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胡老师则穿梭在学生中间,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们在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深化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中,胡老师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她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分组讨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等问题。学生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找资料,有的负责记录讨论结果,有的负责代表小组发言。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胡老师还鼓励学生们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互动研讨:碰撞智慧的教育火花 示范课结束后,两校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热烈的互动研讨活动。胡颖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设计这两节课时的思路和理念,强调了情境教学和“学为中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她指出,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为中心”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随后,勺湖小学的教师们纷纷发言,对胡颖老师的示范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胡老师的课设计新颖、方法灵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开放、互动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们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在情境教学和“学为中心”理念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合适的情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等。针对这些问题,胡颖老师和其他教师一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活动展望:共绘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 此次南外淮安分校送教勺湖小学共研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经验的交流。通过胡颖老师的示范课和互动研讨活动,勺湖小学的教师们对情境教学和“学为中心”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改个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无涯,研不止。”相信在两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情境教学和“学为中心”理念将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绘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 编辑:王世红
- 上一篇: 防灾减灾,安全“童”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