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古城淮安纤纤柳

来源:闲言春秋 作者:咸高军 时间:2022-05-07 22:47:03

  图片:朱天羽

  在景行先生安排的小聚活动中,我见到了淮安诗词曲赋界几位大佬:写曲的精国老,写赋的庆生老,写楹联的永年,写诗词的顺贞。说是大佬,但这几位一点不摆“大”。席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顺贞照例手执筷子,敲击碗边,节奏响处,即摇头晃脑激情诵起《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顺贞吟诵的章节取自陶渊明的名篇。这位“隐逸诗人之宗”一生视柳如己,他在宅边亲手植下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其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与陶渊明植“五柳”相比,古城淮安人爱柳毫不逊色。老淮安是运河之都。城里城外,河多,水多,柳也多。“临河皆种柳,无岸不垂杨。”古时。在城西南隅,有燕游胜地万柳池。你听,这名字,是不是让你的想象空间辽阔了许多。

  淮安人爱柳,初为植柳护堤、植柳护路,后形成了魅力独特的柳文化。因为“柳”与“留”谐音,在古代,临别折柳送行,道尽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万千惜别之情。《三辅黄图》上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灞桥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曾十里长堤栽满柳树,自汉以来,送行者皆至此桥,折柳赠别。与灞桥相得益彰的是淮安有芰荷杨柳,风景如画的万柳池。据说,这万柳池边,当年也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说不清楚有多少人手捧发光的柳条枝,折柳送别。那一刻,淮安古城的一角,是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的深情,还是王之涣的“杨柳东门树,青青颊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的款款诉说;是李白“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的祝福,还是李贺“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的思念。且不管是远游,还是离殇,笛声隐隐飞来,满满的都是对故园、对亲朋好友的惜别啊!

  图片:朱天羽

  何止是惜别?柳树柔枝曼妙、青翠繁茂,是报春的使者。古人很多春日的节令,都用柳枝来作点缀。旧时寒食节期间,淮安人会在门上插柳枝祭拜鬼神,防止鬼的侵扰。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清明节时,淮安人则佩戴柳枝、插柳枝。有习俗云:“清明不戴柳,下辈转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祭祖,人们往往手持柳枝,前往亲人坟前祭扫,为之添土圆坟,随后还以柳枝插于坟上,意为后人不忘前人,后继有人,子孙绵延不绝。踏青时,则将柳枝捋成光竿,皮与叶在下端攒簇成青球,捏在手中悠着玩,戏称“扫愁帚”。小孩子则用柳条编成环状,春痕一抹,箍在头顶,美名“翠玉圈”。

  插柳成俗。淮安人自古即提倡植柳造景,以达到观赏效果。一城百姓植春柳,让古城绿柳成荫,蔚为壮观。颇有点李太白的“春风柳上归”,杜甫草堂的“漏泄春光有柳条”的味道。据《山阳县志》记载,淮安园林中以柳为主要植物景观的园林当属萧湖之滨的带柳园。据说,带柳园不大,但结构曲折,周围遍植柳树。哎呀!光想到这一点,我就仿佛感受到春日里,杨柳抽条吐翠,在风中轻舞摇曳;想到了夏天,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柳枝舞长袖,绿叶展风流。

  图片:朱天羽

  文史专家老徐曾向我专门介绍过淮安的柳。他说,淮安的柳都差不多,以杨柳为最。但有两种柳树极为独特。一是馒头柳;一是观音柳。馒头柳在韩侯钓台处。此柳枝条不下垂,全都上簇成团。观音柳在周恩来故居中,躯干苍老劲奇,具松柏之质,枝条细长柔软,有杨柳之态。在古城,柳很早就赢得了淮安人的喜爱,他们不仅植柳插柳,还以柳命名街巷村落。淮安古城有大柳巷、双桃柳巷。在古镇平桥镇有个村叫“杨柳村”。据说,此村的得名与隋炀帝有关。相传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玩时,在一处柳树下遮阴,于是,把自己的“杨”姓赐给柳树,从此,柳树就叫杨柳,该村也因地近运河、广植杨柳而得名。更重要的是,淮安历代文人为柳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汉赋鼻祖枚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柳作赋的人,他写出了《忘忧馆柳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留下了传唱至今的“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世界文学大师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柳不下百处,用其生花妙笔写尽了柳的形态、柳的风情。

  听了老徐的这番介绍后,我已经满眼尽是淮安纤纤柳了。过去,只知道柳刺史种柳柳江边;陶侃武昌植官柳;文成公主大昭寺遍插公主柳和左宗棠“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哪里知道我所生活的淮安古城也是柳之名城。

  柳之名城当植柳。听说,万柳池边正在打造风光带。和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在淮安的万柳池边就能欣赏到活脱脱的万柳拂春的壮丽画面。也许,植柳的淮安,春柳、夏柳、湖畔柳、屋前柳、陌上柳、月下柳、风中柳……次第出现在你的眼前,亦如漫画大师丰子恺笔下最常画的杨柳,那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色,而是美好生活的生机和体现淮安新时代发展的精神画卷。

  作者:

  咸高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淮安市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先后出版了《给生命一个开花的理由》《杏坛放歌》《崛起》《我们的课堂在长征路上》等图书20余本,在《散文选刊》《人民作家》《扬子晚报》《淮海晚报》等50多个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曾获得“袁鹰文学奖”等各类主题征文奖十余次。

  编辑:王世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