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文旅

淮安区河下古镇是一座千年手工业大镇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9-21 22:30:20

  【本网讯】 我们在“讲述河下故事,抒写河下文章,唤醒河下记忆,畅想河下未来”的活动中,进一步发现我们脚下这片沃土,这个经受过淮河、邗沟、黄河、运河四条河流哺育的古镇,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的历史文化太丰厚了,真是绚丽璀璨,光彩耀人。既有农耕社会丰富多彩的作坊文化,又有明清盛世书写的漕运文化、盐务文化,及其衍生的饮食文化、医药文化。古镇是个人才荟萃的地方,历代涌现出的文豪大家,构筑的名人文化也享誉九州。挖掘古镇历史文化,拓展古镇旅游新貌是我们的愿望,本文先从丰富多彩的作坊文化说起。

  河下镇历史上曾叫相湾镇,不曾叫过北辰镇,她是苏中平原北部古淮河右岸的一个千年手工业大镇,是江苏省北部最大的手工业商品的集散地,创造了古朴的、丰富的手工作坊文化。

  一、手工业作坊门类众多

  手工业的作坊文化是古镇最古老的产业文化,历史久远,门类众多,主要分布在相家湾地区。

  棉纺织作坊是古镇众多作坊中,规模最大的作坊群体,有粗巾作坊、毛巾作坊、腰带作坊、麻袋作坊、套帽作坊、织袜作坊和弹花作坊等等,主要分布在估衣街及其南侧的七八条巷陌中,粗略统计要有七八十户家庭作坊。

  木业生产的作坊门类也很多:有制作桌椅板凳床的家具作坊,有专做木箱和箱柜的方木作坊,有专做盆桶马桶的圆木作坊,有专做棺材的所谓“大木匠”作坊,还有从事造船修船的工厂,专门从事房屋建筑的木匠师傅。

  竹提盒

  竹业生产作坊也很多,古镇南部的竹巷街,就是制造竹器产品较为集中的街巷,生产有各种竹筐、竹篮、竹篓、竹扁、竹筛子、竹簸箕、小竹椅、小竹凳、竹提盒、竹筷子、竹扁担和各种竹篙等等竹制产品。

  在竹巷街上,还有从事藤条、柳条编织生活用具的作坊,生产有藤躺椅、藤圈椅、大大小小的圆扁、簸箕和笆斗,粉章巷南头靠近竹巷街的地方,有簸箕桥、笆斗桥,就是生产簸箕和笆斗较为集中的场所。

  针线扁 小笆 小簸箕 竹藤躺椅

  铁器制造作坊也不少:有专门制造农业生产工具的大铁匠舖,有专门生产铁钉之类的小铁匠舖,还有专门生产剪刀的小作坊。

  在金属制造方面,有铜器制造作坊、锡器制造作坊,还有制作银器的银匠店。

  在日常生活用品制造、酿造方面有:白酒酿造作坊、酱油醋酿造作坊,各种酱菜腌制作坊,各种豆制品的豆腐坊,制作旱烟丝的刨烟作坊。有制作衣衫的裁缝店,有刺绣花鞋、祙底、鞋垫的刺绣群体。还有印染坊、制花作坊。

  在文化生活用品制作方面有:毛笔制造坊,字画装裱作坊、篆刻作坊、账簿纸牌印刷作坊,还有蜡烛作坊、制香作坊、鞭炮作坊,还有从事祭祀活动和庆典活动的纸札作坊等等。

  真可以说,古镇的手工业作坊门类众多,五花八门。

  二、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

  古镇的手工业作坊,历史久远。在众多门类的手工作坊中,纺织业作坊是比较古老的。我国古代农耕社会,勤劳的先民是男耕女织,男人种田,女人纺纱织布。当时我国还不生产棉花,先民的衣衫、被褥和鞋帽,先前皆是由麻、葛两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纤维编织而成,后来有了蚕桑,才有了丝绸。直到宋代以后,棉花引进了国门,这才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生产原料。

  河下古镇位于古淮河山阳大湾的凹岸相家湾,这是古淮河下游最早形成的水上集镇,广大农村妇女织造的葛巾、麻衣在这儿交易,进而在这儿生产,形成了原始的家庭纺织作坊。棉花在我国大量生产后,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产品风行全国,古镇的先民,与时俱进,学习了先进的生产技艺,引进了南方的生产工具,以棉花(包括回收使用过的旧棉花)为主要原料的纺织作坊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相家湾这片土地上。

  棉纺织产品种类很多,有粗巾、毛巾、套帽、腰带(俗称腰力硬)、袜子、麻袋、抹布等等,产量最大的是粗手巾,还有套帽,价廉物美,面向广大劳苦大众,产品畅销广大农村,甚至远销灌云、连云港、赣榆、宿迁、徐州及鲁南地区。曾几何时,河下的纺织行业曾经占河下经济的半壁江山,养活大量的城市市民和四乡八镇的农民。

  严格地说,在相家湾这块土地上,最早形成的作坊应该是铁、木业作坊,先民们在这里栖息、种田、打渔,需要建筑房舍,需要制造从事农业生产的工具,需要制造下湖捕鱼的船舟。于是制造锄头、犁耙、镰刀、镐锹等农业生产用具的铁业作坊诞生了,制造维修小船小舟的木业作坊也诞生了。

  到了明代,随着漕运事业的兴盛,明永乐年间,陈瑄在古镇西边的乌沙河建造漕运船厂,河下古镇的铁、木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古镇上的钉铁巷就是当时为漕运船厂生产铁钉的小作坊较为集中的巷陌。据了解,从清朝末期到民国年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湾镇估衣街上仍有张氏兄弟、汪氏、李氏等五六家铁匠舖。

  古镇估衣街上还有一个打铜巷,说明古镇早就有了制造铜器的作坊,很可能就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陈瑄建造乌沙船厂时促进了古镇制铜业的发展。把制造铜器多的巷陌称之为打铜巷。

  铜是一种古老的金属,由于它具有坚韧、柔软、富有延展性,且具有紫红色光泽的特性,被铸造成钱币、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等,广泛应用于祭祀、宴饮、盥洗、娱乐、战争、装潢、造像等多个领域。古镇先民是非常喜欢使用铜制产品的,不少人家都备有铜茶壶、铜水壶、铜烫壶、铜酒壶、铜饭勺、铜火㶽、铜镏子、铜脚炉、铜手炉等,还有些人家备有铜香炉、铜烛台、铜佛像和铜洗脸盆等。

  铜手炉 铜脚炉 铜勺 铜烫壶

  据了解,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古镇上还保留有两三处铜器制造作坊,一户是住在估衣街草楼巷里的孙氏家族,他们家以铜器铸造为主,尤其是为马桶等园木器具铸造铜箍最为出色,铸造工艺好,铜质细腻,没有砂孔,表面光滑弹性足。他们家除了生产铜箍外,还铸造门房、箱柜、抽屉的装饰铜。如门叩、门钉、柜脸、铰链、拉手等等。

  门叩 大柜脸 小柜脸 铰链

  另一户是住在估衣街上的潘氏家族,来自苏州阊门,他们家是以铜器制品的焊接为主,焊接工艺很高,看不出接缝。他们还承担铜制产品的维修,和铜锁钥匙的配制。

  各种各样的抽屉拉手

  还有一户是粉章巷里赵氏家庭,开设了专做铜毛笔套的小作坊。

  据《淮安河下志》载,历史上古镇曾有白酒巷、曲坊巷、小粉巷、烟店巷、笔店巷、摇绳巷、扁担巷、风箱巷等,说明古镇早就有了酿造白酒、制造酒曲、小粉、旱烟、毛笔、绳索、扁担、风箱的作坊了。最晚也是明朝永乐年间,陈瑄建造乌沙河船厂时诞生的。

  古镇宗教文化非常发达,早在唐代,佛教就传播到古镇,接着道教也在古镇茶巷建观,随后,广福寺、湛真寺、莲花庵等相继开山,很快古镇上寺庙观庵林列,礼佛香火极为旺盛。制香作坊、蜡烛作坊应时而生,亦很久远。古镇上的几家刘氏香店,皆是从安徽贵池来淮安经营制香业的刘氏同一家族。

  古镇上的腌制作坊,历史也很久远,腌制的老卤大头菜,一千多年前就已出名,据《宋史》记载,五代时,后周大将赵匡胤寓居淮安时,曾食过此菜,对此菜赞不绝口,建立宋王朝后,还将此菜列为贡品。

  三、手工业产品精美畅销

  古镇的圆木业,一直是很兴盛的。圆木产品的种类是很多的,凡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木质器具,如:做饭的锅盖、蒸子,农田用的糞桶、舀子,日常生活用的洗脸盆、洗脚盆、洗衣盆、洗澡桶、水桶、大马桶、小马桶,育儿用的大窝子、站窝子等之类的木制品,皆属圆木制品。因为大小马桶的社会需求量大,通常就把圆木作坊称之为马桶店。

  在旧社会,女儿出嫁,一般人家都要陪送大小马桶、洗脸洗脚盆等嫁妆。古镇上生产的马桶和各种盆桶,套上金光闪闪的铜箍,再经过油漆后,非常精美,深爱广大乡民和市民的喜爱,产品销往四乡八镇,甚至远销涟水、阜宁、盐城、宿迁等四周邻县。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估衣街上还有王氏、班氏、杨氏、华氏等十户作坊继续从事马桶、盆桶等圆木器具的制作和维修。

  大马桶 小马桶 洗衣盆

  古镇方木业生产的木箱木柜,经过油漆后,再配上金光闪闪的铜器装饰(铜柜脸、铜箱脸、铜箱角、铜箱环、铜合页、铜拉手、铜锁等),也是非常精美的,远销四乡八镇和邻县。

  古镇是一个繁华的商埠,金银首饰作坊不会少,金银产品一定也很精美。据了解,当年古镇上的银饰制品有很多种,生活用的有银筷子、银碗、银汤匙,妇女和儿童佩戴的有银戒指、银耳环、银项链、银项圈、银手镯、银脚镯、银簪、银百岁锁,还有一种漱口用的银刮舌。这些精美的银制品,深受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喜爱。直到新中国成立,古镇上还有马氏、范氏两家银制品制造加工作坊。

  古镇上制造锡器产品的作坊很少,仅有赵氏一家,他们是来自苏州阊门制造锡器的世家。清朝年间来到淮安,在古镇估衣街粉章巷落户,把南方制造锡器的技艺带到了古镇。其实,古镇上早就有制造锡器的作坊,据《淮安河下志》载,古镇曾经有锡巷,说明早就有制造锡器的作坊了。后来因为明洪武年间,刑部尚书杨靖在此建造寓所,锡巷改名为杨天爵巷。

  赵氏家族开始在粉章巷小作坊中,生产一些水壸,酒壸,热烫壸等简易产品。由于锡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酸、耐碱、抗腐蚀,且无毒、不锈、防潮、摩擦系数又小,因此,锡器制品很快得到古镇人的认可。然而,锡的质地比较柔软,有延展性,熔点较低,必须与其它金属元素制成合金,才能用来制成锡器,制造工艺就比较复杂,但赵氏家族是锡器制造世家,他们有传统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随着产品畅销,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三个院落占地三、四亩的大作坊。新产品也陆续上市,祝寿、祭祀用的香炉、烛台、仙鹤,盘龙等,日常生活用的:灯台、花瓶、称盘、茶叶罐等。特别是茶叶罐,因锡器密封性好,储茶味不变,深受市民喜爱。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又在花巷里开设了店铺,销售锡器制品。年轻的后辈,在父辈的教诲下,制作技艺越来越高,产品也越来越精制,越来越美观 在家庭收纳容器上雕刻龙凤,美景,诗词等等,赵氏锡器受到了古镇人的称赞,美名越来越响,越传越远。赵氏锡器成了古镇一大特色产业。

  香炉 烛台 烫壶

  四、手工产品独特喜人

  古镇上还有一些独特的手工产品,亦为广大城乡百姓所欢迎。

  制花业,是古镇上的一种特色产业,在县城,甚至在周围邻县,都没有制花生产。在古镇的估衣街上,就拥有钱氏家族三兄弟开设的三大作坊,还有黄氏家族和徐氏家庭开设的前店后坊。在估衣街南侧的粉章巷、草楼巷里,还有张氏、朱氏、徐氏等家庭作坊,总共有八九家制花作坊。

  花的品种以制作原材料分,有绒花、绢花和纸花。多生产绢花和绒花,纸花很少。各家作坊稍有侧重,有的以制作绒花为主,有的以制作绢花为主。

  过去,广大妇女包括老人和小孩,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喜事,或串门走亲戚,讲究头上戴花。这种绒花或绢花小巧精美,有的像绽放的花蕊,有的像展翅的蝴蝶。深得广大妇女的喜爱。结婚、寿庆等活动,往往佩戴绢制的大红花。花店也承做长绒制作的“喜喜”、“寿”、“福”等大字,承做“如意”、“蝙蝠”、“麒麟送子”等吉祥物。尤其是后来花店与时俱进,用做绒花的材料,制作成栩栩如生的鸳鸯、凤凰、小鸟等动物,为广大儿童所喜爱。

  绒花制品图片

  古镇上制作的绒花、绢花产品行销到涟水、灌云、连云港、沭阳、宿迁、徐州等地。绒绢花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镇上印刷制作的纸牌,也很有特色。纸牌,是我国民间一种比麻将还盛行的娱乐玩具,流行于广大农村,老少皆玩。与现在的扑克牌相类似,长条状的硬纸片上,正面印有红黑圆点,从1到9,表示牌面大小,玩法多样。纸牌产品畅销于广大城乡,深受百姓欢迎。

  古镇上的纸扎作坊,是又一特色产业。河下古镇是一个繁华的商埠,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张灯结彩,搭彩门悬挂红灯,如若举行灯会,大街小巷更是挂满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

  古镇上李寿山纸札作坊,远近闻名。由于他纸札技艺精湛绝妙,制作的麒麟送子灯、八仙过海灯、鲤鱼灯、龙门灯、孙猴子灯、龙灯、仙鹤灯,走马灯等等,一大批喜庆吉祥的彩灯都栩栩如生。中秋佳节夜,孩子们拉着能在地上滚动的兔子灯,在街上追逐,秋高气爽日,大人小孩在野外放飞各式各样的风筝,这些灯笼风筝也都是纸札作坊的产品。李氏纸札作坊,不仅为喜庆服务。同时,也从事丧俗纸扎,为祭祀及丧俗活动扎制纸人纸鬼、纸马纸驴、金山银山、牌坊门楼、摇钱树、宅院、车马、电视机、电脑、大哥大等等,供人们焚烧祭祀之用。四乡八镇都来古镇购买订制他们家的纸札产品。所以李氏纸札作坊生意兴盛。现在李氏纸札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镇上生产的酱菜也是很有特色的,不仅酱香浓郁、甜咸可口、质地脆嫩,乳汁澄清,而且具有开胃之功效。从清朝到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古镇腌制的酱菜:酱黄瓜、酱莴苣、酱地螺、酱生姜、咸大蒜、大头菜、什锦菜等,每年都成篓成篓的从古镇中街码头装船运往江南各地。

  回眸历史长河中的古镇,一座座古朴的作坊,终年忙碌的身影,构筑了古镇繁华的市井。虽然朝代不断更迭,但在相家湾这片土地上形成的手工业作坊文化,始终以她独特的产业经济和领先的产业地位,保持着兴旺和昌盛。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工业生产机械制造代替了手工操作,手工产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又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小手工业者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私有经济转变成了集体经济,一家一户的作坊没有了,几十年过去了,可能当年的生产工具也都毁灭了。但那古朴的作坊文化仍沉淀在历史的岁月里,流传于人们的记忆中。

  我们河下古镇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大镇,要是能在古镇上建造一座博物馆,恢复一些古作坊的场景,配以图片和文字介绍那个年代的作坊文化,让现代人了解河下古镇曾经是苏北大地上一个千年手工业大集镇,曾经是一个古老而辉煌的地方,让现代人知道,河下古镇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集镇,那就更好了啊!(文:王福林 图:张培生、王桂林、马正祥、王万香)

  编辑:王世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