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并肩抗疫显担当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4-09 09:25:52
【本网讯】 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街道所属的向阳、健康路等7个社区的党员干部,面对新一轮疫情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依托老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市、区直挂钩社区单位的志愿者的力量共同参战,用汗水构筑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在战疫中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使命。他们坚守在抗疫一线,有的穿着红马甲,有的戴着红袖章,或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或入户走访摸排,或在小区门口查验进入人员行程码、健康码和测体温,他们时常和社区干部一起忙碌着,那忙碌的身影是这个城市最美的身影。 新村社区干部汪艳:一边打吊针,一边忙抗疫 疫情防控的关键在阻断传播,社区是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作为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们的贴心人,淮海街道新村社区党委副书记汪艳始终怀揣着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她身先士卒,总是冲在一线,不言苦和累,以行动和成效践行着社区工作者扛在肩头、刻在心间的使命与担当。 “铁脚板”,确保政策精准入心。“您好,我们是新村居委会的,来统计一下你家人员情况,有没有从中高风险来的?……”面对辖区个体工商户多、人员复杂等情况,连日来,汪艳同志结合经济网格化,带头深入中鑫上城、新村南北巷等商户密集区域,一一敲门入户进行逐户询问、沟通,宣传淮安疫情防控政策。针对大数据推送信息,她重点摸排风险区返淮人员,严格落实“应排尽排、不落一户”,详细讲解在淮“3+11”等政策,落实好“五包一”,即社区网格长、民警、医务人员、挂钩领导、小区物业包一名重点人员政策。同时,她还安排专人第一时间排查反馈推送数据,做到人数清、动态明,让淮安疫情防控政策真正做到宣传入户、入心。 负重前行,只为防控到位。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工作,是当前全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3月1日晚上10点多,汪艳同志排查完重点人群,刚回到社区就接到区疫情指挥部通知,辖区有一名镇江密接人员要马上送到集中隔离点。她顾不上吃饭就联系密接人员。“您好,请问您是金某吗?根据区防疫指挥部要求,请准备好个人物品,疾控中心车辆马上就到带您去集中隔离点。”密接人员不配合,态度恶劣,不愿意去集中隔离点。汪艳同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讲解淮安疫情防控之策,电话打了50多分钟,终于做通了密接人员的工作。直到把密接人员送到集中隔离点,签完字,汪艳同志才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社区,投入到下面的工作中。 带病工作,力保辖区防控无忧。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新村社区交办任务越来越多,汪艳同志常常一加班就是深夜,有时一连几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正是连续的疲劳作战,作息不规律,3月7日上午,了解,今年以来,汪艳同志完成人员排查2689次,接送密接、次密接人员12人,上报大数据推送及社区自排她感到身体发虚,头晕目眩,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生病了。医生要求她立马放下手头工作,待在家里休息。可社区人少、任务又多,情况又如此紧急,怎么办?汪艳同志咬咬牙,在社区医院打上吊针,又来到社区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据外地来淮人员信息847条,新村社区真正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居民生活平稳有序,未受丝毫影响。 向阳社区干部徐倩:工作心细如针,核查细致,有条不紊 徐倩是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街道向阳社区副主任,她是一个90后女同志。自疫情发生后,徐倩身为党员,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的情况,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她便全力投入到了这场疫情攻坚战中,用平凡的肩膀担负起不平凡的艰难使命,用“身体”为群众搭建起一堵防护墙。 线上、线下及时宣传防疫信息。每日,徐倩都会及时转发最新防疫公告、各地风险等级、防疫注意事项、疫苗接种相关信息等至小区居民、支部党员、在职党员微信群和QQ群等。线下,她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发放《至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疫情宣传海报,引导居民提高防护意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社区至今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6000余份,在辖区范围类形成了“户户知、人人晓”的防疫氛围。为了缓解居家隔离居民恐惧、焦虑的心情,每天,她都很有耐心去安抚被居家隔离户恐惧、焦虑的心情。 核查、排查信息,她一丝不苟。居民群众的健康牵动着每个社区干部的心。为了做到全面排查、及时上报,徐倩全身心地投入,争取把工作做到前面,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有时做完报表抬起头来外边已是夜幕降临,有时好容易回到家有空多陪伴孩子,一个电话打来,她毅然丢下待哄睡的孩子,跑到客厅,拿出笔记本,立刻拨起排查人员的电话,第一时间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返淮行程等信息,并做详细地记录。对社区外来人员信息的排查、登记、上报、落实“五包一”、核酸采集、协调困难居民日常生活等工作,徐倩每日要打上百个电话,她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全面排查、力求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放过任何线索,不发生任何遗漏,及时上报,争取把工作做到前面,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抗疫期间,徐倩每天第一个到达办公室,打开电脑,接收上级部门发来的外来人员排查表,紧接着就是一个一个打电话给居民,询问清楚他们从外地回淮的时间、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中途经过哪些地方、有无同行人员......一个接一个电话,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询问,她从来没有感到厌烦。由于要与居家隔离人员保持联系,连日来,她中午都驻守在办公室,及时回复信息,整理报表,做好“一挂四包”工作。报表台账工作重复但繁琐,需要持久的耐心和细心,徐倩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相反,每个表格做好,她都进行多次核对,保证每个数据来源有据、累计无误。 小小微信群,关爱有温度。为了响应上级政府“两在两同”号召,更好地做好防疫工作,向阳社区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徐倩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党员志愿者,助力社区防疫工作。每天,她都会习惯地穿上志愿者马甲、戴好口罩、拿上小喇叭和宣传单,投入工作,无论是在小区物业门口点位值守、开展外来人员体温测量、扫码、信息登记,还是宣传、排查她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为了确保沿街门面店尽快按疫情防控要求注册企业场所码并打印张贴,考虑到有些店家没有打印机的情况,她建立辖区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微信群,在巡查同时将企业店家们加入微信群,发布疫情防控最新通告和温馨提示,协助不方便打印淮上通场所码的企业进行打印。小小微信群拉近了社区与群众的距离,大家纷纷称赞社区做法温馨、高效。晚上,她走入居民家中,上门摸排出入网格人员是否有从外地来淮返淮,是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徐倩就是这样一个恪尽职守的姑娘,在她单薄的身形下,有着硬核的灵魂。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做事有条不紊,让人感觉办法总比困难多。“尽全力抗击疫情,努力地做好我该做的事,我感到很心安。”徐倩说。 车站社区干部杜晓琳:以社区为家,坚守岗位不放松 和徐倩年龄相仿的90后姑娘杜晓林是淮海街道车站社区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用耐心、诚心打动了群众,让更多群众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区就是战场。对于杜晓琳而言,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是她应有的担当和责任。3月中旬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淮安成为周边城市疫情“包围”情形。为守住淮安一方水土的平安,她和同志们不分昼夜地忙于抗疫,打电话、上门入户、查大数据、为施工工地人员做核酸、劝导居民戴口罩、非必要不出淮......,这一忙经常很晚回家,甚至通宵不回家,家里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找上门来几次,才知道是忙大事,小杜累了、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啃个面包或吃桶泡面,有时一天下来,根本就顾不上吃饭,常常因为居民的一个电话或一个隔离人员,泡面没吃完就放下开始工作了,常常忙到深夜。工作虽忙,但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疫情期间,她以社区为家,在很多人沉入梦乡时,她却在办公室汇总数据、电话联系外来人员隔离等工作,即使休如此,坚持白天正常工作时间不空岗。她常说:“坚持就是胜利!”。 健康路社区金丝银发志愿者,余热温暖居民心 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不仅有年轻人参加,更有不少离退休的老同志参与。淮海街道共有7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一支自发组成的老党员志愿者队伍,他们放弃打牌下棋等娱乐享受,却能扎根社区,发挥余热,不计报酬,主动作为,志愿服务社区。他们曾是社区关工委“五老”人员,又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志愿者,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健康路社区“金丝银发”党员先锋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老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的小区家园,受到群众点赞。今年77岁高龄的老党员漆耀亭是这个团队里的一员,还是志愿者队里的领头人,疫情期间,他右脚底正患有骨刺打封闭,还有腰椎间盘突出长年打护腰带,但在这非常时期,他顾不上身上的疾病,主动到社区报到并参加社区“党员先锋岗”的疫情防控值守,连续坚守六天晚上,此外还帮小区保安代班值守六个多小时,查验行程、健康双码、登记测温4000人次。期间,他耐心细致地劝导各类纠纷9起,并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维护小区正常秩序。他还带领其他社区党员展开日常排查、张贴防疫知识宣传海报和通告50余张,带动身边亲属和群众规范遵守各项防疫规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鼓励广大群众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在小区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安全堡垒。漆老还为精心制作了一首关于抗疫的诗,名为《众志成城战疫情》,鼓励大家抗疫。诗中说道:疫情防控抓的严,在职党员齐争先。社区网络尽出动,党员楼栋冲在前。走家入户送温暖,废寝忘食苦不言。众志成城战疫情,忠心为民意志坚。在淮海街道所辖的社区,像漆耀亭一样甘于奉献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如退役军人志愿者王公乔、孙卫民、席建飞等,他们默默地在战斗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爱心呵护居民健康安全,群众有口皆碑。 向阳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抗疫不简单 青春有担当,志愿正当时。今年1月下旬,淮安全市进入新一轮疫情防控临战状态,各镇街、社区全民核算检测也陆续开展演练。一批来自淮安技师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的20多个大学生志愿者一起走进社区,主动请缨报名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在向阳社区,从参加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到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展开,他们投身小区出入口、核酸检测采样点等处的志愿者服务,发挥了大作用,彰显责任担当。花月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的大一女生,家住健康路富丽花园,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就在社会组织--淮安小城大爱志愿者协会的召集下到向阳社区开展了志愿者服务工作。新一轮疫情爆发之后,她依然跟随志愿者协会成员和社区干部一起坚守小区岗位,协助开展回淮人员登记、入户排查、查行程码、健康码、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劝导居民戴口罩等工作。“请大家扫码测温、有序排队。” “请保持一米间距!” “请戴好口罩,打开健康码行程码耐心等待!”。在防控点或核酸检测采样点,每天总是重复这些同样的话,却不厌其烦。花月说:“作为一名青年团员学生,在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理当毫不犹豫地参与”,她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志愿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坚定了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信心。在淮安,还有许多像花月一样的学生,或是参与防疫宣传,或是协助社区干部为隔离区居民运送爱心蔬菜等,为抗疫贡献青春力量,默默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抗疫故事。(王大春) 编辑:王世红